神哥廢柴 作品

第79章 護鹽

 而關羽的左曲全是重型長兵,有二個陌刀屯、二個朴刀屯、一個斧兵屯,則完全不適合護鹽任務,將繼續留守石邑。 

 隨後趙雲也為四海酒業拿到了購糧文書,便知會三家在真定代表,要求他們為官府運鹽,其實與購糧文書確實是沒半毛關係。 

 三家代表未經各自家主同意,就很乾脆的直接點頭了,以三家的商業脈絡及運輸能力,一整年近四萬石的食鹽,根本就是小意思,一趟就能通過陸路完成運鹽,而且能避過太平道的耳目,想必這三家有自己的走私渠道。 

 趙雲並沒有將購糧的事交給三大家族,而是招來了天志盟的史阿。趙雲向父親趙輔要了二十萬貫錢,這幾年趙家已然賺近百萬貫家資,又不做其他投資,父親趙輔問也不問就拿了出來。 

 如今天志盟已然轉行,趙雲想著給他們一個大生意,就是拿著官房文書,替趙家收糧護糧,整個任務的佣金是五萬貫,也就是這單生意的四分之一,當然趙家會派人一同去收糧。 

 剩下的十五萬貫錢,按照市價能買四十二萬石糧食,但是扣除車馬船舶費用,再加其他消耗費用,最終能買到三十五萬石糧,運來常山算是不錯。 

 古代的糧食運輸消耗極大,主要是交通不便利,運輸耗時長,運輸的成本極高,若是行軍打仗,後勤的運輸損耗更大,偏遠地區甚至是會出現一萬石糧,運到前線後只剩下五六千石。 

 在等待長史李教的間時,趙雲對食鹽產生了興趣,閒來無事在家裡開始鼓搗了起來,先是弄來了一些粗鹽,然後倒入鍋煮沸化開,又弄了個木桶,桶內放入許多麻布,再將放涼的鹽水倒入桶中,桶下留有一個出水口,鹽水通過麻布的過濾,流出了出水口。 

 再將過濾後的鹽水,重新煮沸直至燒乾,鹽再次結晶,然後用石磨研磨鹽塊,精細乾淨的食鹽就成了! 

 趙雲抓起一把精鹽,仔細觀看後,又與未加工的粗鹽做比較,精鹽透明少有雜質存,而粗鹽側是有黃有灰,還有小砂粒含在其中,就算是拿原本所謂的精鹽,也無法與趙雲弄出來的精鹽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