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善伊 作品

第83章 農村殺豬

 有時候一天殺十個豬才夠賣,因為一到過年村裡打工的年輕人就回來了,肉的需求量大。所以大家都想吃肉的時候,殺豬的人需要一天不停地殺豬,才能供上。 

 能吃肉說明大家注重健康、能買的起,在農村豬殺得越多越好,大家都是圖個喜慶,圖個熱鬧,能吃就是福。 

 最愛我的還是我自己,別人太殘酷。 

 我爺爺的弟弟,我也喊“爺”,小時候挺聰明的,長得也好,但是有一次吃了過多煮熟的麥子,吃住了,醫生往他頭上紮了一針,從此變傻了,走路又歪著頭,因此我們這一輩都叫他“歪爺”。 

 歪爺以前能上地裡幫忙幹農活,比如收麥子、割豆子、剝玉米等,乾得很用勁也很專心,只不過動作慢一些;他還能出去給牛羊割草、拾柴禾,撿地裡落下的花生、豆子、紅薯、栗子等,雖然有點慢,但一晌能撿很多;在家裡的時候,他還能幫忙做家務,比如洗碗、洗菜、剁餃子餡等,只要乾淨些就不會讓人嫌棄。 

 歪爺沒娶媳婦,他就和我爺爺奶奶住在一塊,三個老人互相作伴更加熱鬧一些。每天我爺爺去地裡弄吃的回來,我奶奶在家洗衣、做飯、收拾屋子等,我歪爺出去割草或拾柴禾。日子過得很平靜舒適。他們的院子裡種了一院子菜,夠他們吃的了,另外還有果木和花,每次我去看他們就看見院子裡到處是蒲公英。 

 他們三個都在家、不出去的時候,就一起給菜除草,鬆土,澆水,或者拔菜、擇菜、洗菜,蒸菜包饃、攤菜盒或者包餃子吃,院子裡的一草一木都會修剪,沒菜沒草的地方,就是野花的領地,一進院子,大自然的香氣撲鼻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