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升溫

 雖然於海棠聲稱暫時住在自己家中,但時間過去這麼久,她似乎並沒有離開的意思,這讓何雨晴感到困擾。這裡所謂的“不行”,並非指於海棠白吃白住的問題,因為於海棠清楚地表示,她會將自己的部分工資作為在他們家的伙食費,這已經被何雨柱婉拒。 

 於海棠甚至提及她願意支付伙食費,是因為不想給那位吝嗇的三大爺,還提到楊為民可能並未放棄,她可能會繼續住在他們家,因此這筆費用是必要的。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何雨柱不好再拒絕,只好接受了這筆錢。 

 然而,這筆錢一收,於海棠卻意外地留了下來,原以為只是短暫停留,沒想到竟住這麼久。何雨晴走進了自己的房間,現在實際上是於海棠的居所,輕敲門。“來了。”屋內傳來於海棠甜美的聲音。 

 打開門,看到是何雨晴,於海棠的眼睛亮了起來,詢問道:“晴哥哥,陳康最近怎麼樣了?”同時,她主動讓開位置,邀請何雨晴進屋。 

 何雨晴進了屋,本打算和於海棠討論離開的時間,但看著她那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心中湧上一絲猶豫。面對何雨晴,即使面對像許大茂、閻解放那樣的人,她都能毫不留情,但於海棠是個單純的女孩子,對她有意,卻沒有做出過分之事,讓她難以啟齒驅逐她。 

 就這樣,半天過去了,何雨晴始終未能說出自己的真實意圖,而她晚上來到於海棠的房間,只是一味地凝視,欲言又止,使得於海棠誤解了她的來意。 

 此刻的於海棠凝視著何雨晴那張自己雖不能說是朝思暮想,卻深深掛念的臉龐,心跳不自覺地加速。難道……雨晴哥改變了心意?他願意接納自己了嗎?或者……只是出於某些原因,需要找自己幫忙? 

 於海棠的臉頰瞬間染上了緋紅。儘管她性格開朗,但她畢竟是個尚未出嫁的大姑娘,即便與楊為民交往了一段時間,兩人連牽手的親密舉動都沒有,更別提其他了。此刻,她的心中充滿掙扎。 

 假如何雨晴真的提出了超出尋常的要求,她該怎樣應對?自己該答應還是拒絕?於海棠從未經歷過那種事,只是一個純潔的少女,只聽說過程可能會疼痛,甚至會出血…… 

 最終,對於何雨晴的愛慕戰勝了她的恐懼。若真有此情,於海棠決定自己會咬緊牙關同意任何要求。 

 然而,半天過去,何雨晴並未開口。他只是靜靜地看著於海棠,嘆了口氣:“沒事了,你好好休息吧,等雨柱回來,我會和他說的。”說完,何雨晴轉身離去,留下於海棠愣在原地:“哈?何雨水?” 

 於海棠心中滿是困惑。她意識到,何雨晴考慮的並非她所想象的那樣。回想起自己的決定,她覺得臉頰滾燙,彷彿被熱水燙過。 

 甚至,連雙腿也因剛才的想法而微微顫抖。她望著緊閉的門,眼神複雜,燈光昏暗,讓人難以分辨她是鬆了一口氣還是略感失落。 

 次日清晨,何雨晴和大哥何雨柱早早地來到軋鋼廠。雖然何雨柱不再擔任廚師,但他早起的習慣依然未改。他還是需要關注食堂的工作,尤其是其他廚師烹飪時。不過後廚有他的徒弟馬華接手,何雨柱對此頗為放心。 

 馬華跟隨他學習廚藝,雖技藝未精,但為人可靠,吃苦耐勞。在何雨柱前往食堂之後,何雨晴開始規劃上午的日程。領導批准的文件,廠長楊廠長已經給了她,只要帶上人員和文件前往郊外的藍天化工廠,應該就能拿到物資。 

 這批廢料大約裝一卡車,足夠填滿老舊的轉爐。而製造所需的硝酸鹽,就得從另一家化工廠運輸。藍天化工廠曾生產過一些,原料已用罄。 

 做好時間安排後,何雨晴決定親自帶人去藍天化工廠取廢料,至於硝酸鹽,他將交託給一個名叫杜四的新員工。雖然是新面孔,但其實已經在軋鋼廠工作接近一年了。 

 杜四高中畢業後進入了鋼鐵廠,思維敏捷且人品優良,被分配到了老技術部,他是廠裡對技術有一定了解的員工之一。 

 為何何雨晴會選擇讓他負責此事呢?因為她已經開始著手培養一些值得信賴的心腹。在如此龐大的鋼鐵廠裡,單憑何雨晴一人難以應付,培養親信至關重要。何雨晴之前已有所瞭解,杜四家中只有一個老奶奶,父母早已離異,但每月仍會資助杜四奶奶生活,直到他高中畢業並找到工作。之後,這種經濟援助自然終止。 

 對於這個與奶奶相依為命的年輕人,阿麗晴深感認同。原因在於杜四的認真態度,這是一種難得的美德。有些人看似不認真,其實是無法持久地全力以赴,而杜四不一樣,他具備這份持之以恆的精神。此外,他聰明靈活,通情達理,但不失正直,性格類似於她的大哥何雨柱。 

 在深入瞭解杜四的性格後,何雨晴放心地把他作為親信培養。“杜四。”她喚了一聲。此時時間尚早,辦公室裡還未人多,但杜四勤勞,反應靈敏,聽到呼喚立刻趕來。“晴哥,找我?”他對何雨晴的稱呼與眾不同,其他人通常叫他何同志或研究員,或者直接喊名字,親密點的可能叫雨晴或雨晴哥。唯有杜四,像社會上的混混一樣稱他為晴哥,但何雨晴並不排斥這樣的暱稱。 

 “杜四,你今天上午去郊區的春風化工廠,跟他們談談,我們需要一百斤左右的硝酸鹽,價格控制在八百元左右。”她問道,“你有信心處理嗎?” 

 “沒問題。”杜四自信地回答。他外表黝黑瘦弱,像個來自農村的樸實青年,但其實心思細膩。這就是何雨晴派他去的原因,旨在鍛鍊他的交際談判能力。至於價格談判,他不太關心,因為費用由工廠報銷。 

 “好的,這事就交給你了,下午之前必須把東西運回廠裡。”何雨柱下令。此事越早完成越好,因為鋼鐵廠每天的生產量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