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紹宗 作品

第124章 大連港城

 “都督,此行可還順利?” 

 賀拔雲知道,鍾榮帶人走海路前往銀城與長淵兩地,其目的是想從高麗百濟人手裡買些船,順便將這段時間銀城所出的銀錠運回。 

 鍾榮拍了拍賀拔雲的肩膀,笑道:“高麗和百濟人的船支普遍較小,只買來兩艘像樣點的中型海船。” 

 “倒是帶方的長淵縣出海口有一座靠海的縣城,碼頭雖然簡陋了些,至少免去了我們多修一座海崗的打算。” 

 賀拔雲看著一隊縣卒正將一口口箱子從船上搬運下來,忍不住繼續問道:“銀城開礦之事可還順利?” 

 鍾榮搖了搖頭,指著那些總共加起來也不過十五六隻的箱子給賀拔雲解釋:“當地募集的礦工完全沒有任何經驗,這段時日銀城只出了三千斤銀子。” 

 三千斤銀子也就是三萬兩,確實不多。而且此時銀錠與銀器大多隻在中歐及阿拉伯伊朗地區流通,東北亞地區同樣有使用白銀的國家與部落但並不廣泛。 

 華夏大地則要等到宋元時才開始廣泛使用白銀作為貨幣,但並不意味著中國就完全不使用白銀,銀瓶銀器在貴族官僚集團大受歡迎,銀子同樣可以與五銖錢、絹帛、黃金一樣,用於結賬交易。 

 環視一圈沒有發現公孫止的身影,鍾榮又轉身問賀拔雲道:“公孫縣令在何處?” 

 “此處新建海崗,除遼東郡外昌黎與玄菟兩郡的富商也聞訊而來,公孫縣令正在與他們協商事情。” 

 鍾榮展顏一笑,攬著賀拔雲的肩膀。 

 “走,我們一起進港去看看公孫縣令到底在忙些什麼?” 

 碼頭前行不過三五百步便是新建的海港,鍾榮手上的錢財以後還有大用,為了節約成本並不面海築港,而是稍微將港城移到旁邊地勢較高的石崖上。 

 沿著磚石鋪成的道路向右側攀行,途中有貨商僱人正在修建堆站、倉庫,吵吵嚷嚷吆喝聲的讓本來安靜的漁村變得格外熱鬧起來。 

 不過半刻鐘的路程,港城的正門已在眼前,不時能看到牽著牛馬大車三五成群的民夫正從遠處拉載木材與條石往城內趕去,發現鍾榮與賀拔雲過來,民夫皆駐足停下讓他們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