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紹宗 作品

第124章 大連港城

 時光荏苒,轉眼來到建元七年(371年)六月中旬。 

 遼東郡的最南端的出海口,一個名叫三山浦的地方,這裡只有幾座小漁村,村民靠打魚為生,偶爾種些莊稼,十分窮困。 

 但自從進入六月,這裡便與往日有所不同。 

 一部秦軍駐紮於此,大批遼東的工匠從各處趕來,附近兩縣種植完莊稼的民夫也被徵集起來。 

 凹形的水灣上,一座海港已經初具規模。碎石鋪開的道路一直連通到二十里外的金縣縣城裡。 

 突如其來的變故讓當地的漁民十分不安,誰也不知道平州都督鍾榮到底要在這裡做些什麼。 

 六月的太陽還並無夏天的炎熱,裨將賀拔雲率麾下士兵正維持秩序,防止有民夫工匠與附近的漁民產生不必要的衝突。 

 賀拔雲的目光看著緩緩靠岸的幾艘船隻,不由想起這段時間所發生的事情。 

 狼陵一戰全殲高麗北上的三萬騎兵後,鍾榮召在京州大肆劫掠的斛律忠與契丹烏桓兩部士兵返回樂浪郡。 

 秦軍再度前往平壤,而左大將乙逵率高麗軍在平壤背城紮營,又將兩萬士兵放在城內,可攻可守。 

 為了防止士兵出現不必要的損失,秦軍同樣紮營與高麗軍互相對峙,其間只發生過幾次試探性的進攻。 

 持續半月之後,高麗人率先坐不住了,從京州趕來的高麗國相帶來了高麗王丘夫的議和請求。 

 鍾榮起初要求高麗人歸還樂浪與帶方兩郡,並歸還二十九年間兩郡之地所收取的賦稅。 

 歷時數日,一番磨破嘴皮的拉鋸之後,最終以高麗歸還樂浪郡,又將帶方靠近樂浪郡的長口、長淵兩縣歸還,並賠償三萬兩黃金五萬斛糧食。 

 之後,高麗軍退出樂浪郡。而鍾榮在平壤與長淵兩地各留一千縣卒,這才率軍班師遼東郡,燕北三部也各自返回其草原部落。 

 雖然獲得的賠償不多,此戰鍾榮至少完成了他‘城彼帶方’的夢想。 

 見鍾榮帶人從船上走下來,賀拔雲連忙上前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