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儀式感 作品

第100章 知府大人的評論

 “由此可見,能夠寫出此等詩作的人,他日絕非池中之物!”一位建康府官員說道。

 “胸中有溝壑,詩中有乾坤,此等詩作就是老夫也自嘆不如!”一位頭髮鬍子已經發白的儒林前輩也是點頭讚歎道。

 “張三丰,此子有點意思!”黃明禮聽了眾人的議論,並沒有再作點評,而是說了這麼一句。

 此時唯一沒有說話的就是學道大人江遠志,他倒不是因為對這首詩有看法,而是對於這首詩的作者有些看法。

 之前看到那一首首佳作時,他的心中還隱隱有著一種期盼,因為他知道冷鋒不僅僅寫出了過秦論,而且也寫出了春江花月。不過在這些作品中,並沒有發現冷鋒所寫的詩作。

 只到這首憶鳳凰臺出現之後,引起了他的懷疑。因為他是看過冷鋒的文章的,這首詩的風格雖然和過秦論還有明江花月夜不同,但是同樣能看出詩作者對於歷史的瞭解是相當精深的。

 這方面和過秦論有一個共通之點,都是借古喻今,並能從中抒發自己的情感。

 而且這字跡讓他隱隱有一種熟悉之感,似乎和冷鋒的字跡有些相似。主要就是上次冷鋒書寫過秦論用是楷書,而這首憶鳳凰臺則是用行書寫作。

 “學道大人,你是如何看待這首詩的?”

 見江遠志一直沒有出聲,黃明禮也感到好奇,他是知道江遠志這人的,以往只要看到上好的作品,總不免要評論一番。但是今天的表現,似乎有些異常了。

 “知府大人和諸位已經說的通透,下官所見和諸位相同!”江遠志向黃明禮拱手說道。

 不是江遠志不想說,而是這時他還真的不知說什麼好。畢竟這是他的專業,無論從哪一方面,都能說的條條是道,而且還能說出許多其他人未常點評的內容。

 如果黃明禮之前沒有說過還好,但是現在黃明禮已經作過點評了,如果他江遠志所說內容不如黃明禮,那麼說了也等於沒說,甚至還有會認為他這個學道大人有水份。一旦他說的內容比黃明禮好,那麼你讓知府大人如何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