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儀式感 作品

第100章 知府大人的評論

 “王老說的很有道理,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由眼前之景進一步生髮,聯想到六朝的繁華。可是,六朝雖繁榮卻也短命,每個王朝的壽命平均大約五十五載,輪轉之速,令人恍惚。如今看來,吳國曾經繁華的宮廷已經荒蕪,東晉時代的風流人物也早已作古,六朝的繁華也如鳳凰臺一樣消失在歷史的淘浪中。

 由此,可以看此詩作者對歷史研究甚是透徹。”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兩句由抒情轉為寫景,讓人感覺到並沒有一直沉浸在對歷史的憑弔之中,而抽出思緒將目光投向了眼前的河山。此二句氣象壯麗,境界闊大,為末聯不見長安作鋪墊。

 此處轉折安排的極妙,這份功力就非同尋常。”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這兩句詩寄寓著深意。以長安暗指北方失地,可以見此人有報效朝廷,收復失地之志。”

 一時之間,一眾儒林前輩和建康府要員都對此詩讚譽有加。

 “知府大人,您對此詩有何看法!”有人向黃明禮請教道。

 黃明禮雖然是知府,但是他是通過正規的科舉考試獲得的功名,曾經也是著名的才子。雖然他沒有發表看法,但是作為最高長官,很多人都想聽聽他的看法。

 “諸位之前說的都很好,也甚得我心。觀此文能明顯感受到充溢著一股渾厚博大之氣,有一種統攬四海於一瞬之間,且超然物外揮灑自如之感。就像詩中所言‘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的巨大時空,可以感受到歷史的脈搏跳動與呼吸一樣。

 在用韻上,此詩意到其間,天然成韻。語言也流暢自然,不事雕飾,瀟灑清麗。把歷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交織在一起,抒發了憂國傷時的懷抱,意旨尤為深遠。”

 黃明禮的的一番話剛說完,立刻得到其他人的點頭附和。拋開黃明禮作為最高長官這層身份不談,就是黃明禮所以說的這一番話,也是很有水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