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正 作品

第114章 文和亂武

 呂布手下的兵馬,大多都是幷州軍。董卓如今死於呂布之手,故而涼州軍與幷州軍,儼然已是水火不容,雙方結下深仇大恨。牛輔聽聞李肅領兵而來,也不客氣,立馬親自領兵迎戰李肅。只半日,李肅便被牛輔大敗,狼狽的逃回潼關去了。

 自此,牛輔這路涼州軍,徹底與朝廷決裂。而胡軫聞聽董卓被誅之消息,便趁夜逃回長安,打算投靠朝廷。李傕郭泛在函谷關,也心慌失措。一時間不知如何抉擇!

 牛輔自擊敗李肅之後,害怕朝廷依舊派兵征伐自己。牛輔心中,沒有什麼底氣對抗朝廷。終日惶恐不安,故而經常懲處手下軍士。以至於涼州軍士,也如牛輔一般,整日惶恐不已。且已然陸續有涼州軍士,趁夜逃離陝縣,成了逃兵。

 未過多久,有一股軍士趁夜打算逃跑。卻被巡視的軍士發現,於是雙方便大打出手。而睡夢中的士卒,皆被吵醒。一時間也加入混戰當中,故而駐紮陝縣的涼州軍營大亂,這些涼州士卒也分不清敵我,開始自相殘殺起來。牛輔眼見局勢已然失控,便只能帶領數名親信,帶上所有金銀珠寶,逃離陝縣。

 過了幾日,李傕郭泛聞聽消息。便直接放棄函谷關,領兵趕去陝縣。然當李傕郭泛二人,趕至陝縣之時。得知牛輔親信見財起意,為了搶奪金銀珠寶,已把牛輔殺死。連牛輔的首級,也被叛變的親信送回長安請功去了。如此情形下,李傕郭泛更加迷茫。走投無路下,李傕郭泛二人便決定上奏朝廷,請求投降。

 過了數日,劉和大軍行至蒲坂津。軍士已然將先前備好的渡船,全部拉至河邊。劉和讓人在河岸邊,早已堆放一處,引燃烽火的乾草。全軍吃過早食之後,劉和便下令集結軍士。大軍準備渡河!

 過了一個多時辰,大軍行至黃河邊。劉和便下令點燃烽火,隨後幾百條渡船紛紛下水。顏良,文丑,太史慈,許褚四人,統領河北武卒先打頭陣。大盾在前,重弩在中,划槳在後。樊稠此時,也聞聽對岸動靜。便立馬整軍佈防,準備阻擊。

 而張飛,趙雲,呼廚泉三人。早已領兵趕到樊稠軍營不遠處,看見蒲坂津升起烽煙。三人便下令騎軍上馬,準備突襲敵軍。樊稠此時,已然列陣齊整。就等對面渡船,進入弓手射程。

 每條渡船最多可載二十人,故而第一波渡河武卒,只有半個營人數。不久,對岸涼州軍便射來弓矢。好在武卒有盾牌抵擋,且軍士皆穿重甲,故而損失較少。樊稠便派精銳步卒,前去河岸邊準備近戰。

 片刻之後,船速較快的數百武卒跳下船來,與涼州軍大戰在一起。而待所有渡船武卒,皆下船後。這些渡船又立馬回身,返回蒲坂津,準備接下一批武卒渡河。顏良許褚等四員猛將,個個威猛,奮戰在前。

 未過多久,樊稠手下來報。言說側翼出現大量騎軍,正往這邊而來。樊稠大驚,忙下令後軍二千人馬去攔截。而呼廚泉所領的匈奴輕騎,速度快過趙雲麾下輕騎。故而,便先行迂迴至涼州軍另一側,打算不放跑一個涼州軍。

 而張飛麾下衝騎,由於裝備精良。故而馬速,有些跟不上前面騎射輕騎。趙雲便打算,先與呼廚泉兩面突襲樊稠。而待張飛趕到之後,再向敵軍發起一輪衝鋒,這些涼州軍基本也就敗逃了。

 片刻之後,近六千輕騎行至樊稠後路。隨後,便是兩側飛來大量弓矢。樊稠一下子,便陷入三面合擊的形勢。而在河岸的武卒,見敵軍兩翼出現輕騎突襲,當即士氣大振。

 由於董卓,只讓樊稠防守蒲坂津對岸。故而樊稠麾下,未有精銳的涼州騎兵。當下如此多騎射輕騎襲來,樊稠也無奈,無法抵禦這些輕騎。

 又過了一刻鐘,張飛殺至。餘下的涼州軍,便見不遠處有漢軍衝騎,正氣勢洶洶的衝殺過來。這些涼州軍,當然知曉衝騎的恐怖,故而紛紛四下逃竄。正如趙雲所言,衝騎一輪衝鋒過後。這些涼州士卒,士氣皆崩潰。樊稠眼見必敗無疑,便也趁亂逃走。

 過了半個時辰,渡船上的人回報劉和。言說對岸敵軍大敗,紛紛四下逃竄。吾軍騎軍,正四處追殺。劉和便讓對岸的武卒列陣佈防。

 全部大軍及糧草輜重渡河,怕是需要數日時間。隨後便讓麴義的先登營,在天黑之前,全部渡過黃河佈下防線。麴義便拱手領命。

 而身在長安的王允,收到李傕郭泛的奏疏之後。當即大喜,認為牛輔已死,這些涼州軍,已然不足為慮矣!便回覆李傕郭泛,言說朝廷今年,已然赦免過汝等二人,豈有再赦之理。讓李傕郭泛,自行解散麾下涼州軍!

 過了數日,李傕郭泛收到王允回信,當下心如死灰。二人商議之後,便打算就地解散涼州軍。還未來得及下令,賈詡便行至二人身前,對著二人說道:王允勢必欲將吾等西涼將士,趕盡殺絕。若今日二位將軍,遣散士卒。他日王允再次發難,吾等眾人恐難善終,便是一名小小亭長,也能置吾等於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