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34418841 作品

第122章 流言蜚語

 也許胡惟庸和呂本勢大,當時也是昏了頭。 

 只要有流言蜚語,朱元璋的目的就達到了,水渾了,就能摸魚了。 

 水不渾,還有大明邸報,不混都難。 

 朱元璋需要去洗嗎?根本不需要。 

 誰自證清白,誰拿證據,自古就是這個理。 

 汙衊只是簡單的一句話,甚至一個眼神,或者一句話的無心解讀。 

 孔家要極力甩掉這種懷疑,他要找證據甩鍋。 

 就像亞歷山大東征,只需要寫一本書,在泥地裡埋上兩年,然後挖出來甩你臉上。 

 怎麼證明是假的? 

 就像巨石陣,沒有照片被曝光,你想證明是現代產物,一百張嘴也說不明白。 

 能找到證據嗎? 

 朱元璋要做的就是先統一大臣們的思想,我要收稅,你們誰同意,誰反對? 

 凌駕於大明律的人,大明不會有。 

 李恆一開始不殺,為什麼現在殺? 

 這就是震懾。 

 沒有李恆,還有王恆,劉恆,等等恆。 

 也是告訴眾臣,朱雄英的事情結束了,我已經騰出手可以幹別的了。 

 太子妃都能殺,還有什麼不能殺? 

 罵我暴君也好,罵我屠夫也罷! 

 宋濂文人代表,最後朱元璋才問宋濂,宋濂也想裝烏龜,這事太大,宋濂扛不動。 

 朱元璋毫不客氣,老子把你兄弟提上來當禮部舍人,你不幹,我讓你兄弟幹,你兄弟不幹,我讓你兒子幹,不信你試試? 

 同時給了恩惠,實際上也是威脅。 

 宋濂只能妥協,自己老了,活著還能把握一下局勢,自己死了以後的事就不好說了。 

 宋濂心中很明白,一直都很明白,陛下要推行改革,擋這條道上的國公新貴,甚至一些淮西老人都支持了,金陵周邊已經被陛下秋風掃落葉般一樣,全部分給百姓。 

 然而,那些離金陵遠的確實困難重重。 

 文人帶頭抵抗新政,老百姓懂個啥?文人世子說啥就是啥,百姓是盲從的,他們村裡還是士紳地主,德高望重的宗族老人,說了算。 

 今天不跟在他們後面,明年就沒有地種,要餓死人的, 

 皇帝? 

 天高皇帝遠,天下那麼大,他能管到這裡來嗎?會在乎自己這個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