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34418841 作品

第122章 流言蜚語

 一個是宋濂的兄弟,一個是兒子。 

 朱元璋以退為進,看著是給宋濂一家升官了,其實是把宋濂一家老小都捲了進來。 

 宋濂咬咬牙:“臣謝陛下,臣有本要奏。” 

 朱元璋嘴角上揚:“宋愛卿請講。” 

 老傢伙,咱也沒辦法啊,誰讓你是文學界的泰山北斗,你不出來走兩步,天下讀書人怎麼能支持我? 

 宋濂道:“臣推薦一人可為曲阜知縣,禮部禮儀領班孔議。” 

 好一個宋濂,直接王炸。 

 希大為是孔家旁系,這次直接上直系。 

 到時候殺十族,一個也跑不了。 

 朱元璋看向吏部趙好德。 

 趙好德想了想道:“臣也覺得穩妥,臣回去就寫奏疏請陛下批閱。” 

 朱元璋點點頭道:“曲阜民生沸騰,咱很是擔心,李文忠都督可願意走一趟?” 

 回去寫奏疏? 

 老子斷了你的念想。 

 李文忠抱拳道:“陛下有何吩咐?” 

 朱元璋道:“李都督,抽調皇城三衛去往曲阜,以震民心,著兵部命山東指揮使聽候差遣。” 

 吳琳和李文忠領旨。 

 老子用兵給你曲阜圍起來,只要你奏疏一到,就開殺。 

 你吏部不是想當好人嗎? 

 我就看看你怎麼當好人的。 

 這個時候,在看不出來朱元璋要幹什麼,那基本都是傻子了,朱元璋要收孔家的稅,但是朱元璋以前規定的孔家不交稅,那條政策怎麼辦? 

 沒人敢提。 

 大明律改了,孔家不交稅,那是過去的事了。 

 李恆這會還沒走呢?要不陪他一起?黃泉路上有個伴。 

 西天雖好,願君獨往,死道友不死貧道。 

 理由?謀殺皇太孫朱雄英的理由夠不夠? 

 朱元璋雖然把這件案子按下去,並不代表朱元璋不追究,只是放緩,這是一把刀,滅十族的刀,砍盡殺絕。 

 收個稅需要費這麼大勁嗎? 

 答案是會的,動孔家,就是動天下文人的利益,能被天下文人罵死。 

 但是,要是孔家和謀殺世子的案子有牽連,那又是一回事,朱元璋乾的隱晦,眾人想的也隱晦。 

 朱元璋要的就是這種效果,天下文人有信的也有不相信的。 

 只要聲音不一樣,那麼孔家就會跌落神壇。 

 天下人會想。 

 莫非孔家的後路都鋪好了,押寶押到朱允炆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