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34418841 作品

第19章 華夏起源之說

 現在的洪武皇帝朱元璋,也只是懵懵懂懂,知所以然,而不知所以然。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妙不可言。 

 我們的老祖宗不知疲倦,再次把目光看向月亮,月亮出來的時候沒有太陽,太陽去了哪? 

 這是一個非常深奧的問題。 

 古人像是站累了。 

 古人把踩壞的圓擦掉,用矩再次畫了一個大大的圓。 

 自己躺在圓裡,托腮望天。 

 像是圓上畫了一條曲線,圓一分兩半。 

 古人不知道的是,這根把圓分兩半的曲線,就是後人說的一線開天地。 

 古人就是盤古,規矩就是身旁的斧頭。 

 看著大圓上的曲線。 

 古人覺得,這樣最好,一半是白天,一半是夜晚。 

 夜晚太陽真的消失了嗎?並沒有,太陽躲了起來,於是古人在黑色的部分用三十度的規畫了一個小圈,代表躲起來的太陽。 

 在白天部分畫了一個小圈代表月亮。 

 老祖宗每次觀天象累了就去思考地上的圖案。 

 慢慢的它在古人眼裡變成了太極。 

 太極,取北極星之意。 

 太極為一。 

 陰陽交替,生生不息。 

 太極圖的出現,像給古人打開了一扇精神大門。 

 既然一年有四季,那麼怎麼在太極圖上表示四季現象呢? 

 那就繼續抬頭望天。 

 北極星,熠熠生輝。 

 太極圖代表北極星,那麼用什麼代表一年四季呢? 

 北斗星四個方位就是四季現象。 

 可是怎麼表示出來呢? 

 每個人都會畫,可是自己畫的要讓別人一眼能看懂才可以。 

 就像,機器A自己發一段代碼,機器B要能夠解讀A發的代碼。 

 B不認識,那等於啥也不是。 

 古人就想,要畫個讓別人都認識的東西。 

 看來看去,只有太陽和月亮是最明顯的。 

 於是,一根樹枝代表太陽,兩根短樹枝代表月亮,因為太陽的亮度是月亮的兩倍,太陽熱,月亮冷。 

 以北極星太極圖為中心。 

 北斗指向東的時候是春天,不熱不冷,東邊就放太陽和月亮,這樣天氣最舒服,一陽爻一陰爻。 

 北斗指向南的時候是夏天,夏天熱那就放兩個太陽,兩陽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