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切西瓜 作品

第363章 大唐的強盛

 其實對於辭掉御史大夫這件事,王權寧自己本身是早就有計劃的,因此對於如今這樣的一個結果,並沒有太過於放在心上。 

 本身他就有著逐漸遠離朝堂的想法,遊歷山水、寄情於詩畫,家人和睦安康,這些才是王權寧所真正追求的。 

 對於權力,卻是不像很多人那般,喜歡將其給牢牢抓在手中不放。 

 王權寧自認為,一代人有著一代人所需要做的事情,他們這一代人所做的事情已經足夠多、也足夠好了。 

 從太原開始起兵入關,建立唐朝,而後爭霸天下,掃平群雄,再到後來的滅突厥、平吐谷渾,這一件件事情,若是將其中的某一件放在任何一個皇帝、任何一個朝代身上,都可以算得上是天大的功績了。 

 可就是這樣的功績,他們大唐這樣一個剛建立不久的朝代,卻是時不時就會發生,這些種種,足夠比肩秦皇漢武。 

 而在這些事件當中,王權寧全部都參與了,不僅如此,他還是其中最主要的領導者,可以說王權寧的前半生除了最初的十年學藝外,皆是在戰火之中長大。 

 這麼多年過去,這般年紀的王權寧也算是逐漸開始厭倦這樣的生活,心中早已有了退隱之意。 

 如今的這般辭官,只能說是剛好遇到了一個合適的時機,對於王權寧而言,也只是順勢而下罷了。 

 當然,儘管如此,他還是會選擇堅定繼續支持太子,太子想比如另外兩位皇子的巨大優勢,依舊沒有太大的變化。 

 而王權寧心中,除了太子這件事以外,還有另外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正在準備,只待時機成熟,方可開始行動。 

 對於王權寧的突然退去,整個御史臺官員其實是非常不習慣的,儘管他們的這位御史大夫平常也沒太多的事情交由他們,甚至很多時候,在的御史臺都看不見王權寧的身影,但就是如此,有了王權寧坐鎮的御史臺,就如同擁有了一根定海神針般。 

 他們這些御史臺官員,不管是去到哪,別人對他們都是恭恭敬敬的,甚至還有著拉攏、諂媚之意。 

 這些,除了是他們本身權力所帶著他們的之外,其實更多的還是王權寧這位名動天下的中山王所帶給他們的。 

 他們這些御史,乾的本就都是一些得罪人的事情,平日裡樹敵可謂是相當之多,如今王權寧一旦離去,他們這些御史臺的官員所面臨的處境如何?前路如何?就都無從得知了。 

 這些,同樣也是他們這些御史臺官員這般團結在王權寧身邊的原因之一。 

 若是王權寧知道這些人心中的想法,恐怕只能是暗自發笑了。 

 如今的御史臺,有著魏徵的掌舵,想來是不會出現任何問題的,他們這些御史臺官員的前路也自然是坦蕩無比。 

 要論得罪人,恐怕這群御史加在一起,都沒有魏徵厲害,他們所得罪的,最多也就只是那些大臣,而魏徵,卻是直接得罪的皇帝,甚至時不時都會挑幾下皇帝的一些毛病,可就是這般,魏徵依舊是升官當上了御史大夫,位列副相。 

 在其之後,更是還會繼續的升官,直至宰相。 

 如魏徵這般人、這般性格,都能如此,御史臺下面的這些御史,只能說是微不足道了。 

 漸漸的他們這些御史就會明白,在魏徵手下做事,簡直就要比在王權寧手下做事還要爽,並不是說王權寧就不如魏徵,而是兩人的處事方法有很大的差異。 

 王權寧基本上是屬於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而魏徵則是屬於碰到問題就要提出,自然就會有相當大的差異了。 

 在準備泰山封禪的這段時間內,除了王權寧辭官這件影響朝堂格局的事情外,在大唐外部,還發生了一件十分重大的事情。 

 那就是大唐出兵高昌國。 

 也不知道是因為何種原因,位於吐谷渾更西邊的高昌國突然之間發兵,直接切斷了大唐與西域之間的往來,這般情況下,消息傳到長安,自然是引起了群臣以及皇帝李世民的極大不滿和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