艽塵 作品

第四十七章

閔大娘一邊搖著頭嘆息著,一邊包著包子。

眾人一邊說著話,一邊七手八腳的準備著今天的要賣的東西。

“馬上到臘八節了,要不咱們煮點臘八粥,一起賣,怎麼樣?天冷了,酥油餅、千層油糕涼的快,有熱戶戶的粥喝一碗,再吃熱乎乎的包子,渾身都暖和和的!”萬大娘建議著。

陳幼筠聽了眼睛一亮。

“好主意!”

臘月初八日,是“臘八節”。凡是大點的寺廟,都會用大鍋煮了五味粥,美其名曰“臘八粥”;也有設紅糟,以麩乳諸果筍芋為主,供僧人食用,或饋送檀施、貴宅等家。

陳幼筠立即出去買來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去皮棗泥等各種煮臘八粥的乾果,用水泡發了,放入大鍋慢火熬出來,放了白糖,又香又甜。

富貴人家還會在上面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

也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慄之類作粥的。

來買包子的人,看見有熱氣騰騰的臘八粥,都會買上一碗。

而千層油糕和酥油餅的銷量沒有因為天氣冷而降下來,不少人來買的人都說帶回家祭祀灶王爺。

臘月二十四日,不論窮人富人,都會準備蔬菜吃食糕點祀灶。

章雲娘和陳幼筠也不例外,除了買的風雞,醬鴨外,也學著人家一樣拿了自己做的千層油糕和酥油餅還有各色糕點一起祭祀灶王爺。

這一天市間及街坊有人叫賣各色糕點、花果、糖果的聲音絡繹不絕。

還有的人家夜間會用燈照看床下,謂之“照虛耗”。

臘月二十五日,不論貧富人家都煮赤豆粥祭祀食神,名曰“人口粥”,有貓狗者,也一樣算在內。

而富貴人家,如果遇上天降大雪,就會大擺宴席,邀請親朋好友一起,觀賞雪景。還會請了人來唱曲兒。

或著約上三五好友騎馬跑到湖邊,看湖山雪景,瑤林瓊樹,翠峰似玉,畫亦不如。

更有詩人才子,遇此雪景,會掃葉上雪煮茶,與好友吟詩詠曲,更唱迭和。

如果遇上夜晚月圓風清,就邀朋約友,夜遊天街,觀舞隊以預賞除夕。

這一日晚間,幫工的人都回家了,陳幼筠正在關門,突然有人走上前來,啞著聲音問道:“敢問小娘子,貴店還招不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