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舟子曰 作品

第一百零七章,光陰不可忘當初(一)

魔君拍了拍酒壺,繼續說道:“廟堂江湖,多少人算計心思最終還是不得所想,求名求利求權,還是求那一個心安理得造化眾生?我看這世間許多年,不敢說萬事萬物都在眼中,可是最終算得上真正聰明人的卻只有寥寥數人,走到高處的有,囿於低處的也有,廟堂權勢之中有,江湖逍遙之外也有,那份聰明心思縝密謀劃是為了保全自身還是去做更多的事情,事情有好有壞,人有善惡之分。只是最近百年,這樣的人越來越少了,更多還是自作聰明的可憐人,權勢地位、武道修為、富貴錢財,眼界不過囚困於此,而那許多不夠聰明卻願意多做些事的人卻始終鬱郁不得志,不敢說不過如此,可還是如此。”

魔君笑著看向對面那個滿身蕭索的男子,喝了一口酒說道:“而你諭璟,是這百年來最有希望走到更高處的那個聰明人,我原以為那個可以一人計策直面二十萬大軍守住一座孤城的諭璟會在廟堂之上平步青雲,將尚未魚龍混雜的金藤島打造成另一座光明島,我還以為能夠以一人之力算計整座海域江湖的諭璟會武道修行一往無前直至巔峰,在那天坤榜上也留下一筆。”

魔君搖了搖頭,語氣遺憾:“可是讓人惋惜啊,為何這樣一個絕代風華的諭璟名聲卻淹沒在了‘崆玄七俠’之中呢?後世還有多少人會記起當年那個執棋籌謀便天下無敵的諭璟?”白衣少年默默聽著,看見那個手中捻棋的男子始終一言不發,好似根本沒有聽見魔君所言。

許多年前,之所以汪洋之上的江湖中會流傳那一個“天下籌算第一”在諭璟的傳言,便是因為諭璟名動天下的“謀斷三事在乾坤”。

其中兩事便如魔君所說,那時還未離開家鄉金藤島的諭璟為了守住一座無辜遭受鄰邦侵入的孤城,而以一人之力帶領城中不足八千人的將士直面二十萬大軍的圍困,最終不僅護住了這座孤城中的上萬百姓,還以合縱連橫之術將那功敗垂成的二十萬大軍盡數擒殺,一朝得名,雖然由於那盡數死絕的八千將士,以及坑殺降將之事,難免被人詬病以“毒士”之名,可是就連高坐島嶼之主的金藤皇帝都親自接見了諭璟,最終卻無論聲名地位還是權勢財富都沒能留下諭璟為金藤王朝效力。

另一件事就是諭璟曾在奉震海域之中以一己之力算計了幾十座島嶼的江湖,只為了護住那個手持一把尋常刀刃就行走整座海域如入無人之境的君洛免於被所有江湖人一同圍殺,雖然君洛在那之後總是說即便沒有諭璟苦心謀劃將幾十座島嶼玩弄於股掌自己也能殺出重圍,可是不可否認的是,諭璟在那之中扮演的角色絕對不容小覷,竟是能夠讓整座海域的江湖都在此之後截然不同,更是無人膽敢與諭璟和君洛尋仇報復。

在諭璟和君洛離開奉震海域之後,便是名震天下的“崆玄山之戰”,來自於八大海域的幾十位武林高手為了尋那武道祖師琉懸得道飛昇之處的機緣而齊聚崆玄山,妄圖以秘術煉化千萬性命精血為引,只為了修煉那傳聞可通天道的絕學,其後甚至還有許多島嶼之主的身影。

可是卻被後來世人所稱的“崆玄七俠”撞破,七人合力之下將所有圖謀之人都殺了個乾淨,而名聲已經逐漸沉寂於江湖中的諭璟更是親自執棋入局,將所有捲入其中的島嶼都算計了一遍,不過數年時間,這些島嶼之上的掌權人便都換了個遍,而沒有人能具體說得清諭璟究竟在其中起了多大的用處。

有了這些驚天動地的籌算謀劃,諭璟的名聲水漲船高,可是後來隨著“崆玄七俠”的名氣愈大,以及君洛登頂天坤榜前三甲,世人都快忘了還有一個諭璟身在其中,而諭璟也再沒有驚詫世人的謀劃現世。於是漸漸地後世習武之人很多都不再知曉諭璟竟是“崆玄七俠”之一,更對那“謀斷三事在乾坤”存了猶疑。

隨著“崆玄七俠”命喪於奇星島魔宮外,後世只餘嘆息多矣。江山代有才人出,恐怕用不了多久“修羅九相”的名聲也就沉寂消匿了。

那個披頭散髮的男子始終不發一語,他伸出枯瘦蒼白的手指將棋子輕輕放在棋盤上,然後抬起頭眼神平靜地看著魔君說道:“我輸了。”他的聲音沙啞粗糙,好似許久都未曾開口言語過了,於是語調幹澀凝滯。

魔君自顧自飲酒,只是笑著看向男子,然後視線越過白衣少年望向孤亭外,魔君輕聲笑道:“他們就要來了,諭璟,你的後手還要再藏下去嗎?”

男子依舊緊緊閉上了嘴,魔君將酒壺放在腳邊站起身,面朝登山路負手而立,語氣平淡道:“回去吧,是生是死由他們自己來選,你幫不了的。”男子站起身低著頭走向孤亭外的一條蜿蜒山路,然後身影漸漸消失在山崖外,他始終沒有回頭,好像根本就不知道魔君所說的“他們”究竟是誰,漠不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