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到橋西 作品

第一百六十七章 抄襲鬧劇

兩條消息有先有後,內容卻無比相似。

震旦大學新聞系的兩位老學閥,在國內著名期刊雜誌上發表的幾篇學術報告和論文,疑似抄襲!

外人都還在觀望之際,而看到那些涉嫌文章的時候,震旦新聞系的很多老師們卻迅速反應過來,那兩位怕是著了道了。

之所以有這種認知,因為去年十月份的時候,這些文章的選題,還是出自系裡新來的王副教授之手,只是年資比較低,課題被那兩位拿走了,當然說是搶走的也行。

當時大家還在看王老師的笑話,誰知道,人家不僅從學校弄了新的課題開幹,而且經費比他們所有人的都充足。

顯而易見,這位王老師不是易與之輩。

他們這些想看笑話的,好像就是個笑話。

只記得人家後來也沒再找誰的麻煩,只是系裡幾位愛和稀泥的主任,被校領導批了一通,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沒想到啊,在這裡等著呢!

如果誰要說這單純是個巧合,根本就不配做新聞系的老師。

世上哪有那麼多巧合,怎麼不巧合到別人身上去。一連串巧合的背後,絕大多數就是陰謀與算計。

對於老師們的這種揣測,也只在私下議論議論,沒有誰會擺倒臺面上去說三道四。

系裡的相關負責人跟學校主抓教學和宣傳的幾位領導,此時卻頭疼不已。

他們案頭擺著的不只是兩廂對照的報告和論文,更有來自上面要求迅速調查解決的函件。

調查小組在專題校務會上已經成立了,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還有多少必要調查下去,不過是走個過場罷了,但誰也不好多說什麼。

新聞專業的論文,與自然科學的學術著作有很大區別,抄襲這種事,只要不是連篇累牘的摘錄,有時候糊弄糊弄也不是不可以含混帶過的。

但這一次完全是被人家蓄意已久的圍剿加阻擊,並且對方從一開始就沒有準備給那兩個老傢伙留一點活路。

蔣教授和範教授從三月開始發表的文章一共五篇,而被指抄襲的文章涉及十六篇之多,而且別人發表的時間,大多在去年年底和今年的前兩個月。

之所以說是蓄意,在這十六篇著作裡,屬有本校王雨嫣老師大名的文章就有四篇。

課題本來就是人家王老師開的,又沒有拿學校相關的經費,在別的學術刊物上發表自己的成果,純屬人家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