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舜 作品

第257章 一日為師

 大的分裂時間只是南北朝時期。

 統一的時間遠遠大於分裂的時間。

 這是什麼原因?

 主要是因為我們傳承了千年的儒家文化有著強烈的民族凝聚力。

 而信奉人道文化的西方各國是否有像我們一樣的傳承了千年的大國?

 答案非常肯定的是“沒有”。

 以此來看,那些糟蹋儒家文化的人還會覺得自己吹捧的人道文化比儒家文化先進與高級嗎?

 儒家文化能夠傳承千年。

 絕對是一本好經書。

 只是我們的古代封建王朝當權者大都是一些歪嘴和尚。

 最後硬是把好經給念歪了。

 或許有人會質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並非儒家文化。

 不急!

 莊子在《莊子·天道》中也曾經說過:

 “夫孝悌仁義,忠信貞矣。”

 這句話強調了對於師長的尊重和孝悌仁義的重要性。

 意思是隻要成為別人的老師,就應該一直受到尊重和敬仰,就像對待父親一樣。

 因此“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句話的出處也可以追溯到孔子的《論語》和莊子的《莊子·天道》。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這句話告訴了我們應對老師的保持尊重和敬仰,以及學生對於學習的態度。

 作為學生父母,更應該對於老師保持尊重和敬仰。

 因為老師是你們孩子學習知識和道德修養的引路人。

 他們為你們孩子的教育付出了很多心血和努力。

 如此說來。

 這算一件對於你全家來說是天大的恩情。

 作為學生,我們也更應該對老師懷有感恩之心,尊重他們的職業和人格。

 以及他們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所起到的至關重要的作用。

 同時這句話也強調了對於學習的態度。

 學習是一項不斷進行的過程,我們不能停止學習的腳步。

 我們應該持之以恆地學習和思考,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

 最後也提醒我們作為一名學生。

 應該時刻保持謙虛和進取的心態。

 只有不斷學習和進步才能真正成為有用之才。

 同時,我們也應該時刻保持對於知識的熱愛和追求。

 不斷拓展自己的視野和思維。

 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言歸正傳!

 話說近墨者黑。

 班主任老師認為阿霜身上的問題很多!

 小豆子與阿霜走的這麼近。

 從來沒有老師會說小豆子的不是。

 還時常把小豆子當成阿霜的榜樣。

 鼓勵阿霜一定要向小豆子學習。

 這一點兒就讓班主任老師甚是奇怪!

 所以才想到了用如此方式詐一下小豆子。

 也算是為留下一位盡責好老師出一份力。

 而小豆子可不是一般的孩子。

 怎麼會輕易的被老師的一番話整破防?

 張玲對班主任老師的言行很不高興。

 敢當面懷疑她養育的小豆子是個人品有問題的壞孩子。

 那就是等於在懷疑她的人品也有問題。

 她不能容忍的拉住班主任老師質問:

 “喂,你身為老師對孩子說話就應該講證據。毫無根據的說出那些話,你不覺得太有失你老師的身份了嗎?”

 機靈的小豆子像是遇到了救星。

 及時的衝著張玲一臉委屈的叫了一聲“媽媽”。

 班主任老師好像忽略的什麼是母子關係。

 有些話只有母親對孩子的說的時候可以。

 但如果要是換成外人來說就一定會觸及母親的逆鱗。

 老師恍然明白了箇中緣由,臉上浮出兩分尷尬說:

 “小豆子媽媽,你別生氣!怪我,這都怪我說錯了話。我向你賠不是……”

 “向我道歉?不必。”張玲擺手解釋說,“你傷害的是孩子,又不是我。你若非要道歉的話,那就向孩子道歉吧。”

 “向她?”班主任老師猶豫了。

 因為一個大人向一個孩子道歉。

 這對她來說無疑是丟面子的事情。

 小豆子看出了老師的猶豫,貼心的帶著幾分擔憂對張玲說:

 “媽媽,讓老師向我道歉,這樣不好吧。要不就算了。”

 班主任老師目光中帶著幾分期待看向張玲。

 張玲微微一笑的說:

 “我當然可以算了。”

 班主任老師有些興奮的剛說了一個“我”字。

 想要表達感謝張玲的理解。

 而張玲卻接著看似對小豆子說:

 “可是呢?為人師表對你老師來說應該不是嘴上說說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