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之莊稼漢 作品

第0882章 另一種方式的移民實邊


                 建興十年三月的涼州,積雪已經基本融化,去年白災的影響,也消除得差不多了。

  一年裡最重要的工作,春耕正在如火如荼準備著。

  除了春耕,涼州比蜀地還多了一項重要工作,那就是畜牧。

  涼州畜牧甲天下,涼州大馬更是橫行天下。

  當年孝武皇帝命李廣利徵大宛,奪汗血寶馬。

  所得寶馬大多都養於涼州,極大地改良了涼州的馬種。

  可以說,涼州所產戰馬,確實要比並州與幽州所產戰馬質量要高上一籌。

  而此時的涼州,比起後世,環境不知要好多少倍。

  河西走廊兩邊延綿的山脈,每年都給高山下的平原提供雪水。

  而且四郡都有一條流量足夠大的河流,為耕種提供了足夠的灌溉水源。

  “這大概就是傳說中上天賜予的豐饒之地吧?”

  馮永看著粗略的地圖,有些感慨地說道。

  才來涼州數月,而且又一直在忙,所以手頭上的地圖,都是在原來刺史府中找到的地圖。

  繪製很粗獷,這是一幅地形圖。

  大漢早就已經會根據不同的需求,繪製不同的地圖。

  比如說地形圖,就是重點繪製山脈河流,道路與居民地等。

  還有駐軍圖,顧名思義,就是各地駐軍的地圖,這種絕密地圖,甚至還是彩繪。

  不過涼州的駐軍圖對於馮永來說,價值並不算太大。

  還有一種重要地圖,叫城邑圖。

  上頭標繪了城垣範圍、城門堡、城牆上的樓閣、城區街道、宮殿建築等城市的具體情況。

  城邑圖同樣是絕密地圖。

  但對馮刺史來說,城邑圖比駐軍圖更沒價值。

  涼州駐軍圖好歹可以大略知道地方上的要塞關口,涼州城邑圖則連這點價值都沒有。

  因為你已經在城邑里,實地察看不比看地圖強?

  以後涼州主要城市地圖,肯定是要重新繪製的,這些城邑圖,最多也就是個大略參考。

  反而是絕密程度比不過兩者的地形圖,現在對馮永用處最大。

  “確實是豐饒之地。”

  關將軍現在沒辦法親自去軍中,所以只能拿地圖過癮,“所以阿郎打算把禿髮部安排在什麼地方?”

  說著,她點了點武威郡最北邊的都野澤,“要不這裡?”

  讓胡人當看門狗,這是大漢延續了數百年的政策。

  就連曹操也逃不過這個固有思維,也怪不得關姬有這等想法。

  馮永卻是搖頭拒絕了,“肯定不行。”

  大漢以前讓匈奴人守疆外,那是生產力達不到,沒辦法的事。

  甚至到了近些年,居然還讓胡人不斷內遷,這更是漢家勢力不斷收縮的表現。

  現在不一樣。

  有了足夠擴張動力的大漢,可以驅使世家、權貴、新興資本消化那些邊疆之地。

  邊疆胡人有了更好的出路,完全可以加快融入大漢的步伐,一起為興復大漢復興而努力,不是嗎?

  更何況武威北邊的都野澤那就是小一號的居延澤。

  流經姑臧的谷水幾乎貫穿了整個武威郡,最後注入都野澤。

  都野澤的北邊,同樣是有一道前漢築起的長城,長城的外面,就是大漠。

  “無論是居延澤還是都野澤,我都不可能允許禿髮部這樣的胡人部族去那裡畜牧。”

  把各個小部族遷去那裡,給草場當織工雜工,這沒問題。

  但禿髮部這樣的部族,絕不允許。

  居延澤也好,都野澤也好,都算是邊疆之地,而且還與北邊大漠緊密相接。

  讓胡人部族前去,那就是培養未來的羌胡之亂。

  有暴利行業的經濟來源,同時還不用擔憂糧食問題,哪個失心瘋才這麼培養胡人部族?

  但這麼重要而又富饒的戰略之地又不能空著,否則大漠的胡人只會越來越多地湧進來。

  所以讓世家大族帶著他們積攢了百餘年,甚至數百年的資源去開發那裡。

  就成了馮永的選擇。

  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在那裡留下不可磨滅的漢文化,讓它們變成真正的漢家土地。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給豪右讓出一些利益,那也是值得的。

  “如果可以,我最做的,就是讓興漢會帶著足夠的人手,去那裡開草場與墾荒。”

  說到這裡,馮永搖了搖頭,“可惜的是,興漢會目前沒有這個實力。”

  “現在已經把居延澤讓給世家,那麼這個都野澤,就留給興漢會。”

  隴右之戰,安排隴右羌胡,再加上蕭關之戰後的重建馮永麾下諸營,還有涼州白災救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