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8 章 少民

 她到達目的地時已經是次日早上七八點鐘,元旦假期的第二天。

 姜海藍跟兩位老人家問了好,把從昆州買的禮品給了老人

家,又讓老人家不用給她準備早餐。

 “我想補個覺,吃午飯的時候你們再叫我吧。”

 她外婆看著她的黑眼圈,點頭,“行,房間給你準備好了,你先去睡一覺。”

 姜海藍便拎著包去了客房。

 下午三點多。

 姜海藍站在門口伸了個懶腰,和她外公外婆說了一聲,將一輛自行車從院子裡推到了馬路上。

 老太太笑容慈祥,“小心一點啊。”

 姜海藍擺擺手,“您放心,我可是車齡二十年的老司機。”

 老太太無語,你小時候剛騎單車的時候摔屁股疼,嚷著再也不要學車的事你忘了?

 她囑咐道:“早點回來,別玩忘記了,晚上我給你煮米線。”

 姜海藍眼睛一亮,立即答道,“好的好的,我要吃中辣!”過橋米線微辣不夠味。

 老太太笑著點頭,“給你加幹筍子。”

 鄰居家一位中年婦

 女聽到了熟悉的聲音,抱著小女孩從屋裡走了出來。

 她很是驚訝,“海藍?你什麼時候來的?”

 “今天早上。”姜海藍笑眯眯地叫了一聲“舅媽”,又向小女孩打招呼。

 小女孩害羞得扭頭把臉埋她媽媽肩膀上。

 中年婦女拍了拍小女孩的背,“叫海藍姐姐。”

 小女孩便轉過頭叫了聲“海藍姐姐”,又把臉埋媽媽頸窩裡。

 中年婦女無奈一笑,她看向姜海藍推著的自行車,問,“你是要去哪兒?”

 姜海藍回答:“去街上逛逛。”

 中年婦女想了想,“哦,今天趕集。那你回來了來我家玩。”

 姜海藍點點頭,“好的,舅媽,那我先走了。”

 這個小縣城位於山腳下,沿河而建。

 河兩旁的建築風格與其他城市看起來倒是差別不大。

 不過會遇到穿少數民族服飾的當地人。

 姜海藍騎著自行車行走在街道上,剛離開外婆家時碰到了幾個認識的人,她特地放慢了速度跟人打招呼。

 騎了一段距離後,騎到了集市外邊。

 她下車,將自行車鎖好,慢悠悠地開啟直播,晃了進去。

 【大家好,我現在在雲省的蘭川縣。】

 街道兩旁架滿了紅色的、藍色的大傘,大傘之下是蔬菜攤、水果攤,整整齊齊地擺放著新鮮的瓜果蔬菜。

 攤前站著挑東西的、問價的、跟老闆討價還價的。

 姜海藍從中間走過,與許多陌生人擦肩而過。

 【對,這邊是在趕集,我來逛一逛。】順便買點自己喜歡吃的菜。

 她朝前走著,看到了賣竹簍的攤子、賣衣服的攤子、賣刀具的攤子、賣瓜子花生的攤子……

 還有疑似給人算命的攤子。

 姜海藍淡定地走過。

 給直播間的觀眾們介紹來來往往的人中一些人身上穿著的少數民族服裝。

 【這個縣少數民族居多。】姜海藍“說”,【比我老家的少民氣息要濃烈一點,他們還保留著他們的語言、服飾、傳統文化、節日。】

 【不過很多當地人也跟外邊穿得一樣,並不是經常穿民族服裝。】

 這就是同化的結果啊。

 【而我們那邊,雖說有好幾個少數民族,但大家雜居好幾十年,已經同化得差不多了,基本上沒有保留民族特色。】

 ——

 “天上那個世界,現在是冬天吧?”有人茫然地問道。

 同伴不解,“是冬天啊,你看姜海藍和她周圍那些人,穿得挺厚的。”

 “可如果是冬天……”那人顫抖著手指著天幕,“為什麼會有黃瓜賣?”

 黃瓜是冬天成熟的蔬菜嗎?

 其他人一驚,立即仰頭望向街道兩旁那些攤子。

 很好,不止是黃瓜,那些攤販還在賣萵筍、西藍花、生菜、四季豆、苦瓜……在賣梨、蘋果、橘子、

 香蕉、石榴、芒果……

 “他們居然能種出反季節的蔬菜和水果?”

 “不是(),以人力居然是可以顛倒春夏秋冬的嗎?

 怎麼可能……

 那你覺得石榴是假的?(),還是萵筍是假的?”

 “看著不像是假的。”

 “他們都已經能夠造成冰箱和空調了,在冬天種出春夏的瓜果蔬菜,也……也算不得稀奇吧?”

 “……你在說什麼?”

 天幕之下的各個世界,許多人為此激烈討論了起來。

 少數民族融合倒是算不得稀奇,歷史上從魏晉南北朝到大清,一次又一次的亂世,促進了一次又一次的民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