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 縉雲山

 直接抄作業多好!

 就是不知道姜海藍啥時候給他們看大元的歷史。

 明朝。

 朱元璋是從亂世中殺出來的,他站在元末明初回觀歷史,自然知道一旦將百姓逼迫到活不下去的時候,百姓就會揭竿而起。

 雖然最終造反的百姓不過是有心人手中一把利刃。

 但這把利刃能捅破前朝的天。

 只是,他沒想到,百姓們其實還能發揮相當了不起的作用,他們自發地、自願地組織起來,想方設法地為前線救災的官兵送去物資。

 那條與紅色山火相對應的藍色燈線不時浮現在朱元璋眼前。

 那樣一條長線,得是多少人?

 幾千人,還是幾萬人?

 那麼多人同心協力去做一件事,他若是天幕上那個國家的敵人,定然會為之膽寒。

 可他不是。

 他是他們的“前人”。

 也不知道該說幸運,還是遺憾。

 清朝。

 愛新覺羅·玄燁心情很是複雜。

 我大清是亡在這樣一支軍隊手裡嗎?

 若真的從上到下都能愛護百姓,真正做到軍民一心,且從此廢掉王朝制度,那大清還真的亡得不冤。

 他如果不是大清之君,他還真會投靠這樣的軍隊。

 可屁股決定腦袋,對方偏生是他的敵人。

 大家註定站在對立面。

 愛新覺羅·玄燁想到這裡,忽然覺得好笑,話說回來,誰又知道中間隔了多少年?

 我拿他們作敵人,我要做什麼?

 我能做什麼?

 ……我還是先想好怎麼打倒沙俄吧!

 “他們”就算是敵人,也活在若干年之後,影響不了我的統治,沙俄可是近在咫尺!

 大可不必庸人自擾、捨近求遠!

 ——

 在白雲觀休息了十幾分鍾,補了水,姜海藍和祝言蹊繼續往上走。

 臺階蜿蜒曲折貫穿林間,通往視線不可及之處。

 姜海藍看著手機上的地圖,喘著粗氣往上

 走。

 祝言蹊手裡拿著不知道從哪裡撿來的竹竿當登山杖,“我今天爬了一天山,回去,回去怕是會腿疼好幾天!()?()”

 姜海藍笑道,“誰讓你平時不鍛鍊?()?()”

 祝言蹊翻了個白眼,“我上班夠累了,好不容易得休息,還讓我去鍛鍊?再說了,誰說我不鍛鍊,我早晚去坐公交車,不是各步行了十多二十分鐘?()?()”

 她家到公交站臺步行要15-20分鐘。

 姜海藍:“……?()_[(.)]?2??╬?╬?()?()”

 走那麼一段路你就當鍛鍊了?

 往上很快就到了三角花園。

 祝言蹊倒是來了興致,拉著姜海藍去了三位偉人的故居以及□□中央西南局縉雲山辦公地舊址打卡。

 她找了一位陌生遊客,簡單交談了幾句,對方接過她的手機。

 祝言蹊拉著姜海藍站在故居門口,陌生遊客給她們拍照。

 祝言蹊接過手機看了看,很是滿意,“謝謝!”

 陌生遊客說“不用謝”,順手摸出自己的手機遞過來,“也請你幫我拍一張。”

 祝言蹊比了個“ok”的手勢。

 姜海藍一邊參觀故居、舊址,一邊拍照,一邊簡單給直播間的觀眾們介紹這三位偉人,介紹他們曾在這邊做了什麼什麼。

 繼續往上走,就是縉雲九峰。

 看著地圖,祝言蹊已經預見爬完這九座山峰,就她這個不經常鍛鍊的身體,回去小腿不知道要疼幾天。

 但姜海藍說:“來都來了。”

 祝言蹊:“行吧。”

 來都來了!

 她擰開瓶蓋喝了一口水,“幸好帶的水夠多。”

 夕照峰、玉尖峰、寶塔峰、蓮花峰、猿嘯峰、聚雲峰、獅子峰、香爐峰、朝日峰。

 姜海藍和祝言蹊站在獅子峰上俯瞰山下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