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躺平擺爛 作品

第44章 聖人,您小瞧了澄心堂

  這一天,李倓終於見到了大唐聖人李隆基。

  在這副身體的記憶裡是有李隆基的,但記憶不算太多。

  足見李隆基對百孫院的皇孫們豈是並不算重視。

  要知道,今年李倓十六歲,古代男子一般十六歲已經成婚,可是他卻還是單身。

  不僅他是單身,連大他四歲的李俶也還沒有娶,甚至連妾都沒有。

  李儋也是如此。小說

  晚年的李隆基,大多數時間都用在享樂,無暇顧及孫兒們的婚事。

  “臣參見聖人,恭祝聖人萬福。”

  “建寧,來來,過來坐。”李隆基臉上洋溢著笑容。

  “臣……”

  “什麼臣不臣的,你是我的孫兒,今日我找你來說說話,沒有君臣之禮。”

  李倓這才走過去,坐下來。

  李倓目光不著痕跡地在李隆基身上掃過。

  這一年的李隆基,已經六十歲。

  就是眼前這個老男人,締造了古代的盛世巔峰。

  前半生的李隆基,無疑是一個明君,他的朝堂上,賢臣輩出。

  後半生的李隆基,窮兵黷武,奢靡享樂,墮於政務。

  李隆基,一輩子都活在李世民的陰影下,一輩子都在追逐天可汗的身影。

  所以,從開元到天寶,軍費從兩百萬貫,直接暴漲到一千二百萬貫,到了天寶末期,近一千五百萬貫。

  為了在自己入土之前,超越太宗皇帝的文治武功,他不惜採取了極其危險的權力遊戲:給節度使放權。

  有人說他晚年昏庸,他並非昏庸這麼簡單,而是偏執,偏執遮蔽了他的雙眼。

  大唐朝堂上和地方節度使,都是有一層又一層的權力平衡的。

  這是李隆基高超的帝王權術的結果。

  說李林甫專權,那也不過是李隆基授意的而已。

  說李林甫打擊太子,那更是在李隆基的刻意放縱之下。

  李林甫是如此聰明的人,但他從來不敢對李隆基有半分忤逆。

  為什麼?

  因為李林甫自己知道,自己根本就不可能玩得過李隆基。

  他自己也不過是李隆基的提線木偶而已。

  但歷史的諷刺在於,就是這樣一個心志和手段都全線一流的君王,在位的後期,強盛的帝國硬生生腰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