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常無聊 作品

第二十五章 取易筋經北冥之秘

蘇成剛進入內殿,按“一夢如是”的順序打開暗格,取走了易經筋。

蘇成剛適應了一甲子內力後,用之來衝擊穴位,拓寬經脈,溫養肉身,鍛鍊臟腑。幾天時間就把這些無源之水消耗得差不多。

再次吸收內力,這次身體的容量再次增加,達到了百年,並把這些功力吸收進丹田,用北冥神功的行功方式煉化為自己的內力,但他感覺這也還遠沒到北冥神功的極限。

以其原話來說:“人食水谷,不過一日,盡洩諸外。我取人內力,則取一分,貯一分,不洩無盡,愈積愈厚,猶北冥天池之巨浸,可浮千里之鯤。”

張三丰這般人物,在倚天世界之中將內功修煉至頂天,也不過是能在身體裡積蓄百年的功力,無法再增加真氣數量。

而段譽、虛竹每人體內都有超過兩百年的功力,卻依舊沒有達到極限。

這顯然不是人的原因,問題就出在了這《北冥神功》上。

一般認為中原高深武功不出諸子百家的藩籬,主要是佛道兩家或儒釋道三家。既有高深修為必有高深學識見解,而學識淵博者大都嚴於律己,品性高潔,或不屑或不願做蠅營狗苟之事。

即得出結論:古之賢者莫不心誠,武功高的德性好,行事光明磊落,一諾千金,自有一派宗師氣度,金、黃系武俠更甚,唯心得認為武功高強之人自負身份,大都不會做偷襲之事,比武決鬥也應該抱拳施禮,不墜臉面。哪曉得蘇成剛並非此界中人,不懂本土禮儀,實用為主不講虛禮,沒有武德。

先輩武功起名,或是為了貼切或是為了形象或是為了附庸風雅,名字多用典,顯得有文化底蘊和朗朗上口,生動形象。後來著或是標新立異或是避免重名,或者文化有大的變動與古人顯得差異極大。

北冥被賦予神功之名,仍然不出中原武功的基本道理。

不像話本小說裡,各門各派明明武功不同,卻都千篇一律的要打通某某經脈,打通某某竅穴,搞得全世界練武之人都是道家門徒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