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時叄 作品

《元海轉》44大虎和小虎(上)

可見時瑾真的很想在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楚荊很早就知道時瑾害怕情緒,她非常贊同他大力的去揮灑情緒,一抖破傷風邪(時瑾胸口就像一個織布機,突然撕開大口子,陌生孤獨寒風大把大把往裡灌),二抖惡感壓力,三抖奇怪邪念。

不再站在世界那邊孤立自己,時瑾小天使心裡面想,“幫媽媽趕跑爸爸,媽媽就不會再失敗了。”

因為媽媽已經經歷了太多,會更加強大。

“我是媽媽的小棉襖,媽媽的守護神,先把家玩透,再去想別的,守好陣地。”

這天運行的很完美,可是到了晚上,時小瑾好像身體負荷了,'再次生病了。

怎麼回事呢?她們也很著急。

花姐姐把他的腦袋,貼在自己的胸口擁抱,然後,目視彼此的眼睛。

突然,時瑾感覺上來了,他的身體就像一個破碎的易拉罐,抽風不停斷斷續續的顫抖,好像扯碎的狂風裡的織布機。

“嘶嘶嘶,呼……”

一直不間斷的抽搐發抖。

這“三嘶一呼”,被楚荊和姐姐捕捉到了,好像平常時小瑾做任何事都時候,都有怨氣,尤其是打交道的時候,包括我們和內在的,每一道情緒,恐懼情緒打交道,靠什麼呢?內在的性格和智慧性質啊。

楚荊她愈發堅信一個答案,你受到了驚嚇。

什麼是驚嚇呢?

驚嚇會攪亂內在,會替換掉你的認知和概念,把錯誤的認知帶給你。

並且持續深化,讓你處處質疑自己,壓抑或不敢表現自己。

驚嚇,也會使我們把美好的回憶扔出去,只記麻木受傷的記憶,驚恐得以持續延伸,讓人活在幻想中,不安穩,不確定感,隨時可能發生。

時瑾也問自己,你是一隻小虎,你卻不曾發現,奇不奇怪?

楚荊溫柔的微笑,她指了指,告訴他,你要找的小虎虎,就在你的心裡,就在胸口這裡。

蜷縮,發抖,叫喊,這是最近時瑾一直在做的事情,和創傷鏈接,關於自我。

時瑾動用了自己創傷當中的感受和畫面,看察聽聞覺。

驚嚇讓人迴避,迴避愛和自信,不敢看自己,自己的經歷。

時瑾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口勁,做什麼事都有自信勁頭,不嫌麻煩不僵硬。很快就什麼都能安排好。

楚荊她告訴他一句話:

討好背後是敵意。

姐姐總是叫弟弟按時吃飯,她有時候湊過來,時瑾就又踢又抓的,好像在抗拒什麼。

驚嚇,是讓人一蹶不振,的最好方式,是再起不能,是完全的不自信,因為實在是沒有找不到任何合理的自信的理由能“東山再起”了!

驚嚇也會帶來撕心裂肺翻天覆地翻江倒海的痛苦。

敵意的感覺原來在他心中,是那樣的無處不在!所以看到什麼就感到害怕焦慮無助,因為敵意感太強了,背後的敵意,是時瑾不敢投入當下,投入全身心專注做事情,並收穫真實的滿足感,的最好解答。

世界處處都是敵意,也必然是敵意的對我來說,而且我無法面對。

瞭解世界,認識世界,接觸外界,體會外界,才能正確的認識,感受到愛體會到關係當中的幸福。

而驚嚇不只是一個瞬間,可能是長期的陰霾。

家庭當中的頻率,影響了孩子的現實,時瑾還能從平淡的日子裡,感受真實的幸福嗎?還能在看似完美的一天當中,做事情斡旋出自己的態度嗎?

童年時期,違背了孩子的意願,甚至違背了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這樣的愛對於孩子來說,真的很受傷。

早在曾經時瑾幻想自己最害怕的痛苦事情,就是回到家父親看不見了,也再也不會回來。

他大喊了一聲,鼻子流滿血,害怕又難受,好像給自己安排了註定悲慘的劇本,很生氣但是也必須參與。

這是驚嚇的創傷,對於童年來說。

時瑾對於童年時期的態度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他曾經失敗的求學經歷,家庭任何人都沒跟上他的現實頻率,他心中現在要自己找回自己的頻率去生活,此時他心中就有兩件事,一件事是靜坐,第二件事就是洗臉保養。

把生活當中那些,曾經自己滿腦子覺得“沒必要”的事情,投入做好,找到關聯,生活就是這樣。

孩子的人格成長可以發揮巨大的力量,時瑾也可以轉化成保護自己的力量,來學習運作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