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時叄 作品

《元海轉》25中國舞

我小的時候那麼聰明,現在怎麼不聰明瞭。

我小的時候那麼勇敢,到現在為什麼還有恐懼天天纏著我。

我生下來的時候(我小的時候)凡事那麼有情緒的衝勁,現在怎麼心裡害怕這個,逃避著那個。

我,終究是“逃避”了什麼?才使自己一直以來“忽略”了生活當中最不該忽視的東西?

我,到底“遺忘”了什麼?忘記了,只是,本該屬於我的那份什麼呢?

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讀不懂他們的家長。

優秀的和諧家不一定要求盡善盡美,一個孩子就像一桌子珍饈菜餚,她可以自主選一個,便可成就自己的一生。

而不是殘缺不全的病態的“愛”,父親母親給孩子的,孩子未必一定喜歡。

也就沒有必要強加。

都說人性本惡,其實人性最好控制的還是人性,但是一個孩子的成長呢?人性的本善呢?

我從小因為父母離婚,強大分裂的痛苦讓我想要靈魂深處的“哥哥”和姐姐,永遠代替爸爸媽媽陪著我。

最近我才覺得,我其實不太需要“哥哥”或是姐姐的愛,我也一樣要成長在自己的路上。

至於是怎麼個“需要”法,怎麼個不需要,還是有待考究的。

情緒只是我們發洩內在的一個表現形式與出口,真正的內在還需要我們認認真真的態度去衡量對待。

寫作以來,這本書,是寫給大家看的,也是寫給我自己的。

至今感覺,寫的時候,少的可憐的幸福感,多的痛苦的掉肉是常有的。

寫作真的好孤獨好寂寞好想放棄。

我們家的大哥,解放軍衛生員大哥,得了很重的肝病,醫生說是燒錢熬時間的病了。

大哥從我有記憶起,就經常夜不歸宿,飲料代替飲水,經常不睡覺。

大姨一個人帶著大哥,大姨父有脾病,脾太大了,最後拿去切除的時候,醫生告訴他還能活八年。

於是大哥父親剛剛好活了八年。

大哥的病情況可能很糟糕,幾個姨都在哭,或許一兩月都熬不了了,肝現在變得好小,肝臟明明是那麼大的器官。

我也經常內耗,一個人在家,不節制的喜歡女孩子,看女生,找那種安全感。

我們家我也成了“廢人”,一個廢自己的人。

我整天垂頭喪氣,整天負能量爆棚,只不過我經常在外表演的苦情戲那就是寄人籬下,寄人籬下。

我不能接受大哥就這樣離開我們的家,我還想變得更好。

“舞”這種東西,真沒有那麼複雜,我告訴自己說,你是有資質的孩子,你是善良的孩子。

不要消極避世,時瑾。

不要消極避世,好嗎?

我發現你在逃避和外界因素接觸,被外界因素印象給影響。

你記住,你的情緒就是你的(對人生)態度,對世界的態度。

帶著這些問題,時瑾睡醒了,姐姐就趴在他身旁,瞪著大眼睛看著自己的寶貝兒弟弟。

花姐姐畫了一個魔力圈,今天就是她帶著弟弟去實現諾言的時候了,天氣晴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