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社桑落 作品

第62章:教育大業


遠東這盤大棋不過剛剛開始,慎始敬終,1切皆須萬般小心。

這項條約為東南巡閱府帶來了1個好的開始,但也讓1些人生出了別樣的心思。

華夏疆土遼闊,各地發展情況不盡相同,歷史影響不容小覷,各地執政的官員也是千差萬別。

種種錯綜複雜的局勢就隱藏在大清國表面的1片寧靜之下。

毫不誇張的說,大清國內的情況就跟歐洲1樣。

東南1家獨大,6海皆強,獨佔6省之地,佔天下稅收6成有餘,治下之民萬萬,又新敗日本,國內威望正盛。

皇帝與北洋合流,餘威尚在,下控直隸、中原3省、西南3省,與東南共享山東和東3省,朝廷明面上掌控著這4省,但實際上,這4個地方已經開始被東南滲透了,工具便是東南手中的4省築路權。

而其他各地,如兩廣、湖廣、甘陝、蒙古、西域新疆和藏區,則各有各的考量。

湖廣總督張之洞對付朝廷自不必多說,老兵油子了。

而兩廣總督譚鍾麟是個守舊派,也是個經世派,他提倡洋務,希望富國強兵,但又對維新變法冷眼旁觀,對革命鬥爭酷烈鎮壓,這正是光緒皇帝將他放在這裡的原因。

兩廣並不平靜,在鴉片戰爭之前,這裡就是反清大本營,大量的天地會成員聚集於此,時不時搞點動作,而隨著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入侵中國,這裡又成為洋務派、維新派和革命派的發源地。

就在剛剛,《中日江寧和約》商定的結束階段,廣州就爆發了1場激烈的具有革命性質的城市暴動。

儘管這個時空,中國沒有戰敗,但也正因為沒有戰敗,這才讓1些人看到了維新和革命的必要性,作為新式軍隊等東南6海軍與北洋的軍隊完全不同,是真正的強軍。

因此,興中會這些組織依然出現了,並在孫先生的帶領下開展革命運動,試圖建立這樣的強軍和強國。

甚至,這些人還找上了東南,試圖尋求合作,但被左念微委婉的拒絕了。

倒不是左念微看不起這些人,而是時候還未到。

左念微自己就組織了多個類似的組織,其中的主幹是被稱為“中華黨”的現代政黨,其成立時間為1894年,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新學校畢業的學生和留洋學生、技術工人、軍隊骨幹、1部分政績、人品均可的洋務和維新官員,具備組建政府和國家的基本條件。

還有1個關鍵的組織成立時間更早,名為“興國青年會”,成立於1885年,其中主力是新式學堂的學生、夜校裡的青年工人和開明的青年士子。

除此之外,左念微還創立了旅歐同學會、旅美同學會、南洋4海會等學社和組織來收攏愛國英才,充實自己力量。

縱然這樣,各級官員的任用,依然是1件令左孝威和左念微頭疼的事情。

這些新生力量依然過於弱小,舊官僚和傳統士紳們依然在這片土地上有著核心影響力,許多頑固守舊的士紳,或是因為經濟問題,或是因為政治問題,無法接受東南自治這種“大逆不道”的行為,選擇出逃,甚至暴動。

對於這些人,左孝威秉持著1個態度,好走不送,呆在東南的就要好好服從改造,聽話還能多活幾年,不聽話的就連根剷除,以警尤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