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國小郎君 作品

第154章 開會


                 赤色革命組織一貫的作風就是主張和平與民主,這一點他是知道的。但也只僅僅是知道個大概,具體的細節就比較模糊了。

  至於赤色革命組織到底有多少力量,如何同青天白日政府做鬥爭,有無把握取得勝利,這些他就更加不瞭解了。

  他看不到現今的華國有什麼新興的進步的,且負有正義的力量。是一種力量,足以戰勝一直居於統治地位的腐化的墮落的邪惡的力量。

  這樣想,他不禁又有些悲觀。

  華國究竟欲往何處去?出路到底何在?誰才是扭轉乾坤的捍衛者?他自己是無力的,他也不見誰有此神力,不知何處蘊藏著這種神力。

  他自己的抗爭,只不過是滄海一粟,左右不得歷史潮流的去向的。

  他隱然地看到,上下五千年的古國,正在漂向連天黑浪的緊急的漩渦之中,是勢難避免沉淪的了。唉!他喟然長嘆,他自己又驚怵國之將亡,哀愁起來。

  恰在此時已入夜,屋外天黑如漆,風馳雨驟。

  海濱這個沿海小城,自古似乎就多風,現在節近重陽,颱風季節本應已過,然而這風和雨卻還是那樣狂暴。

  風雨帶來了寒意,就在屋內,亦使人感到悄悄輕寒,襲人而來。這風,這雨,這輕寒,造成一種秋天來臨的氣象。

  雖然南方氣暖,但時逢九月,序屬三秋,這風聲雨聲,畢竟已是縱縱繁第,金鼓齊鳴的戰伐之聲,是秋聲了,這空氣亦已是肅殺的秋氣了。

  唉!一年容易又秋風!自抗日戰爭結束以來,不覺就已又將過完另一個秋天了。人們原期待結束了抗日戰爭,就過著和平的日子,過著自由的日子,卻不料又打起內成,還是沒有自由。

  岑無忌心中煩悶,感到肅殺的秋氣,聽著衰颯的秋聲,哀愁不已。他猛然地想起了句著名的詩句,秋風秋雨愁煞人。

  這是被滿清王朝殺頭的革命者秋瑾女士的絕命詞,她是早期眼隨孫中山先生闊革命的女子,被捕處死,臨刑前唸了這句詩句,慷概就義了。

  她是浙江人,故鄉有一個湖名為鑑湖,她死後,人們敬重她,稱她為鑑湖女俠,又稱秋女俠。她是近代中國歷史上為爭取自由而捐生的第一個女子。她是在秋風秋雨之中被砍了頭的。誰能知她死後幾十年,華國依然在秋風秋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