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月牙 作品

第258章 有朋自遠方來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上過學堂的人自然知道這句,也算是常見的人生信條了。 

 每個年齡段應該做的事,或者是一個人正常的成長軌跡。 

 但想到後世的腦洞,眾人有點拿不準,這句話改過出來的意思恐怕會和原話之意相差甚遠吧。 

 【三十而立:三十個人才配讓我站起來打。】 

 【四十不惑:要是四十個人,我衝上去打一點都不猶豫的。】 

 【五十知天命:要是五十個人會被我打得以為遇到了他們的天命。】 

 【六十耳順:要六十個人在我耳邊說話我才能消氣不打了。】 

 【七十隨心所欲:要是七十個人圍攻我,我就能隨心所欲亂殺了。】 

 各朝人:…… 

 孔子及其弟子:!!! 

 老百姓:哦哦哦 

 歷朝學子:??? 

 此刻,無論有沒有學習過論語的人都沉寂了,。再次看清標題《掄語》。 

 他們才知道,為何是“掄”了,因為要動手,掄起來打你,並且可能還會邊打你邊和你講道理。 

 太炸裂了!!! 

 孔子想解釋,但卻不知道從哪說起,隨即放棄。 

 算了,算了,相信應該沒人會如此理解的。 

 老人雖然有點無奈,但這種新型的辯義也並不是無可取之處,而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他的思想言行傳到後世,人人學習,豈不樂乎? 

 大秦,扶蘇再次被後世人的翻譯感到震驚,原來不止詩詞,就連文章後世也能翻譯得如此“清新脫俗”! 

 雖然他知道這句的本義,但不介意看後世的奇葩翻譯。 

 逐漸變得蔫壞的扶蘇公子~~ 

 大漢,董仲舒看著手中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奏章,這讓他以後怎麼面對儒學! 

 後世人你們不要會翻譯來亂翻譯啊! 

 真的對他們不太友好,以後不會有人拿著《論語》和人拍板講道理吧? 

 畫面不可想象。 

 皇帝們也感到新奇,這樣的翻譯前所未有啊,倒是叫人耳目一新。 

 【弟子:師父,何謂“以德服人”啊?是因為師父的配件名為“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