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橫流 作品

第一卷初入商海 第七十九章 塔區教育融資項目(1)

 張天經常將:【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掛在嘴邊。他做事常喜歡在事物的萌芽階段便開始控制,這樣,當‘冬天’來臨時,因為有了早期的控制和防備,才不至於陷入被動。

 從康帥口中得知塔區教育系統的【融資】項目時,他並未第一時間行動,而是將自己關在辦公室,想了整整兩天,在筆記本上圈圈畫畫了很多東西。

 張天常用銷售工作的四步法來要求自己,也要求下面的銷售總監。

 第一、樹立銷售目標。

 張天既然同意了康帥的請求,那麼他此時的銷售目標便是全力以赴將此項目拿下。目標可以讓一個人變得專注而可怕,如果足夠專注,即使一個小石頭也可以砸死一個巨人,而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將時間浪費在亂七八糟的事情上,是因為我們沒有清晰的目標,也沒有足夠專注的對象,最後一事無成,虛度光陰。

 第二、找出實現目標的方式方法。

 張天將自己關在辦公室兩天,為的就是計劃此戰該如何打,制定對應的策略和具體實施的戰術,雖然不明白張天接下來會如何做,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他的方式方法和一般人,應該不太一樣。

 第三、既然找到了實現目標的方法,那接下來,便是拼命去做。

 有句話說,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不管如何,既然接受了這個單子,張天定然會全力以赴,負責到底,這是一種責任心,也是一種擔當精神,也是張天能如此成功的標籤之一。

 第四、在實施過程中及時檢討,及時修正,奮力前行。

 針對大客戶銷售,沒有任何人的銷售之道,或者銷售模式從開始到結尾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實踐中,根據項目情況,隨時修正和改進,也唯有如此,很多時候才能笑到最後。

 所有這些想通後,張天將餘長喊到辦公室,先是一陣噓寒問暖,隨即又談及餘長在元城、平城、鵝城三地的工作情況。

 餘長也並未避諱,選擇性說了一些,不過儘可能朝著積極樂觀的方向去說,他不屑於在這種時候向張天告黃視通的狀。

 張天是過來人,餘長說得樂觀,但張天依然知道,三地的市場,基本油盡燈枯,沒有什麼肥水了,如果一直將餘長放在那裡,浪費了時間,浪費了人才,是極不明智之舉。

 張天主動給餘長遞上一支菸,笑道:“塔區教育系統有個項目,我估計需要花費將近半年的時間去做這個項目,你和我一起跑跑?”

 餘長微微一驚,塔區教育系統屬於康帥團隊的地盤,自己是政企部的,他為何會邀請自己參加,而不是別人?自己現在已經被公司有些人暗中貼上了軟飯男的標籤,如果答應了張天,是否會將自己再次推到風口浪尖?

 再者,如果陪同一起跑這個項目,那麼自己的市場怎麼辦?再說,以張天的能力和實力,自己陪他一起跑能做什麼?

 見餘長遲疑,張天似乎早就猜到餘長心中所想一般,笑道:“這個項目分兩條線走,第一條,康帥和唐小清跑,另一條線則由我帶隊。此外,陪我一起跑,不會影響你維繫元、平、鵝三地的客戶關係。”

 張天如此說,餘長心中微微放鬆一絲,只聽他道:“元、平、鵝三地的市場也就那樣了,基本油盡燈枯,榨不出什麼好東西。”

 餘長心道:張天如此說,說明他是知曉自己在三地跑的市場情況的,並且對於黃視通不改變政企市場格局,讓自己繼續負責三地的市場,張天也應該是默許的。而之所以不干涉黃視通對政企部市場的劃分,很大程度應該是為了團隊的穩定,有點類似於‘各掃門前雪’的韻味。但最近這段時間,黃視通早出晚歸,餘長看他心思似乎已經不在工作上,每天的奔波為的都只是自己的私事,部門其他同志向他彙報工作,他也完全不在狀態,自己是否有必要向張天提一提?

 不過轉念一想,自己能看見的,張天定然也能看見,自己又何必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