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橫流 作品

第一卷初入商海 第五十五章 張天意圖

 張天開了政企部的5人後,一直沒有補足人員,而政企部,包括餘長在內,僅剩三人。

 餘長不確定此事黃視通有沒有和張天溝通過,因為一直到次年的三月份,原有的老客戶都是黃視通和鍾雲海在維繫。

 原本餘長以為,黃視通會重新劃分市場範圍,畢竟現在政企也就三個人,餘長的市場是元城、平城以及鵝城,而另外的地區的客戶,光靠鍾雲海和黃視通是沒辦法維繫過來,即使維繫了也做不到面面俱到。

 並且,總體而言,元、平、鵝三城,相比其他區域,確實落後太多,購買能力和其他區域相比,用貧瘠形容絲毫不為過。

 但是一直到次年過完年,黃視通都沒有重新劃分市場的想法,餘長不好主動提,因此此事便擱淺下來。

 值得一提的是公檢法部的李銘,到年底的時候,完成的業績是四百多萬,而薛斌的效率一如既往地驚人,完成了六百多萬,並且這些單子都是薛斌一點點積累起來的,超過百萬的項目很少。

 從產量的角度而言,薛斌和李銘都仿如銷售機器,效率之高,讓人折服,如果從這個角度而言,餘長雖完成了一千多萬,但其實不算什麼。

 方琳勉強達到了及格線,完成了三百二十萬,至於宋雨佳則和李銘接近,宋雨佳鵝城教育局以及海市教育局的項目,基本撐起了她全年的銷售業績。

 宋雨佳為人豪爽,雖然喜怒常掛臉上,但在不斷的銷售實踐中,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銷售之路,也就是我們說的,適用於個人的銷售模式。

 但公檢法部門的楊輕洪完成的數字就不是太好看了。

 年初定的任務是300萬,似乎銷售新人第一年定的都是這個數字,但是從九月份以後,一直到年底,楊輕洪都沒有再出單,他完成的數字是212萬元。

 並且這212萬,其中絕大部門都是趙永分給他的公司原有的老客戶,他的數字和工作狀態讓趙永極為不滿意。

 所有的銷售新人中,唯有楊輕洪沒有完成公司或者部門年初既定的任務,這樣讓趙永臉上有些掛不住,和楊輕洪談了幾次話,但效果都不是太明顯。

 在十月中旬的時候,餘長也和楊輕洪談了一次。

 “輕洪,愛情固然重要,但我們的立身之本依然在工作,我相信你也明白,這裡是社會,不是校園,棒棒糖的愛情已經不存在,沒有面包的愛情是不可能長久的。”

 “公司有公司的競爭和考量,我相信你也有自己的規劃和打算,我們畢竟是同事,也是朋友,還是舍友,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和你溝通一下,你需要儘快將精力放到銷售工作上來。”

 “每個銷售人員的表現,部門總監看著,公司高層也在看著,我們都是初入行,能夠證明自己的除了業績,別無它法。”

 “趙永能夠將公司原有的一部門老客戶分給你,已經是莫大的榮幸,不像我,黃視通分給我的三個縣市,都是貧瘠之地,今年能夠出這些大單,於我而言,是僥倖,是運氣......但我依然沒有放棄努力,沒有放棄成長。”

 楊輕洪為人隨和,甚至隨意,餘長所講,他都懂,但是他似乎陷入了愛情的漩渦,一時無法自拔。

 人們都說,陷入愛河的人是盲目的,在大學期間,楊輕洪就有過數次戀愛的經歷,最後都以失敗告終,而他和現女友的相處,雖然嘴上不說,但餘長覺得兩人長久不了。

 兩個人的價值觀,人生觀不同,可以有短暫的愛情,但是不可能會有美滿的家庭。

 當然,這些話,餘長不會和楊輕洪說,即使說,也會拐彎告訴他。

 那次的談話後,後面的幾個月,楊輕洪還是沒有多大的改變,似乎真的被愛情衝昏了頭腦,對銷售工作也提不起太大的激情,時常遲到......一直到次年春節前,人事經理找他談話,他才恍然大悟,但是為時已晚。

 年前,人事經理讓楊輕洪自行辭職,公司會按照規定給予應有的補償,這時,楊輕洪才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