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神棍老爹捲成首輔 作品

第495章 喪心病狂晏文瑄


  在那一個命運轉折的特殊日子,隆慶皇帝提出問責耽羅島和倭國。

  這幾個月,在選拔新閣老的同時,問責工作已經開展行動。

  下令山東、浙江和福建水師秣馬厲兵、為出征備戰;選派有能力的官員巡撫地方、督導戰事。

  問責倭國的事,由胡宗憲負責。

  另外,調王宗沐任山東巡撫,巡視登州衛所軍務、總督山東與朝鮮之間的海運。

  問責耽羅島的事,也由他負責。

  這就相當於,山東巡撫巡到耽羅島去了,可見耽羅島是大明的一部分。

  選派王宗沐,正是晏珣推薦的,內閣沒有意見,皇帝很快同意。

  畢竟王宗沐見多識廣,認得鯤的兩種形態~~

  ……其實是這位老王懂海運,寫過一本《海運詳考》,裡面有宋元以來的海運情況、路線圖、漕糧海運的種種論證。

  晏珣說:“之前我提議漕糧海運,王宗沐給我寫信、贊同此事。他的信中說‘三月遂運米十二萬石入海,五月抵天津’,給了我信心。”

  王宗沐跟王世貞是好友,王世貞給太子朱翊鈞送過花貓奴奴,還給戚繼光畫過一幅戴墨鏡的畫像。

  此外,王世貞還是海商大戶華叔陽的岳父。

  而王世貞和華叔陽跟晏珣都有交情。

  官場上的人脈關係,就是一張大網。

  不知不覺間,晏家父子都有各自的關係網。

  晏鶴年笑道:“王宗沐比高儀晚一科進士,兩人走的卻是截然不然的路線。高儀在翰林院、國子監熬資歷,如今順利入閣。王宗沐擔任地方官,在兩廣、江西、山西、山東都幹過。”

  若說實事,當然是王宗沐幹得多。

  可高儀當閣老了,王宗沐卻“發配”耽羅島,理想不同結果不同。

  也算是求仁得仁。

  晏珣給朝廷上了一份奏摺。

  在這份《陳東海事疏》中,他提出幾項建議——

  第一,正式將小琉球定名為大灣,以便跟琉球國區分。在大灣設置州府、衛所,一切按內部省份模式。

  第二,為鼓勵海運、繁榮近海的海貿,廣州、漳州、寧波、松江、登州和大灣之間,大明商船往來只徵收固定額度的船引稅,不徵收貨稅。

  第三,新建崇明海船廠,專門打造蓋倫船,籌備下南洋、西洋。

  第四,督促朝鮮和倭國交出海盜,朝鮮必須允許大明派水師駐兵耽羅島,倭國要承認佐渡島、蝦夷島是大明領土。

  ……

  咱們不是強搶,咱們是合情合理的要求。

  晏珣從法理到現實,陳述控制海域的必要性,故意把奏摺從翰林院傳到內閣,再傳到皇帝手中,讓滿朝文武都知道奏摺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