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悲歌 作品

第1695章 定製(下)

  張緒豪讚歎道:“校內網不參與選品,以平臺模式來做這件事,的確是很好的思路。”

  覃荷笑道:“其實也要選,新款的服裝太多了,每週可能都要有幾萬款。量太大了。校內團購想要把這個生意運作起來,需要安排很多工作人員,找一些服裝模特,然後把圖片掛在網上。這個工作並不難,可是量太大。我的計劃是每半個月做一次服裝團購,每次上新5000款。這5000款就需要我們精挑細選才行。這麼大規模地選品,出錯的概率可以降到最低。”

  “5000款……”這可夠多了,周不器有些擔心,“如果某幾款的數量太少,只有幾件十幾件,怎麼辦?”

  覃荷道:“可以有數量限制,暫定發起團購的保底訂單量是300件。如果不足,則退款取消訂單。”

  “嗯。”

  周不器點了點頭。

  覃荷道:“據統計,現在全國有2萬多名大學生,依靠著校內網在線下兼職。網上兼職的就更多了,可能會有上百萬。擺一個地攤賣服裝,可能會成為很多人的選擇。”

  周不器皺眉道:“很多大學生沒經驗,要是下單過多又賣不出去,會蒙受很大的損失,要謹慎!”

  張緒豪很堅決地說:“不行,不能支持大規模地退貨。沒風險的生意,就不叫生意。校內網如果幫大學生把校園創業的風險都承擔了,會不利於他們更好地理解創業。單品可以退貨,大批量的訂貨,不能退。”

  大學創業的人其實很多,只不過很多都是些很小的項目。

  比如去花店購置一批鮮花,節日的時候在校園地推;比如去批發市場購買一些小擺件,在校園裡擺個攤售***如周不器當初搞過的在校園裡賣電話卡。

  其實都有風險。

  賣不出去砸手裡了,就很麻煩。

  可創業本就是如此。

  80後、90後的這批創業家們,他們的創業生涯無一例外都是從大學校園裡開始的。校園創業往往都是小打小鬧,賺也賺不到多少,虧也虧不了太多。

  最主要的是體驗這個過程,理解創業的精神。

  校內網如果把他們的風險擔當給剝奪了,其實不是在幫他們,反而會為他們日後的創業製造困境。

  覃荷道:“我覺得這點很重要,校內網選擇的策略我不太認同。鼓勵大學生在校兼職,培養工作能力,這是好的。可我認為應該收縮業務,在大四以前減少校外兼職。但凡發生一起意外事件,都會不利於校內網的長期性價值。所以大學生在下單購買定製衣服的時候,要有數量限制,同款型最多買2件。單個用戶最多可以下單10件。用規模來限制大學生在校外擺地攤賣衣服。”

  周不器看向了張緒豪,“你說呢?”

  張緒豪很認同,“到了現在這個階段,校內網應該儘量地避免來自校園之外的干擾,要進一步地強化大學生這個身份的門檻。就像你說的,做生意就是要反著來、逆著來。同類的產品,都是在不斷地擴大用戶群,校內網一定要守護好大學生這個基本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