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悲歌 作品

第1695章 定製(下)

  利用的也是抄襲、模仿的模式。

  去全球各大服裝品牌中找靈感,稍作修改就成為zArA自家推出的新款衣服了,“設計”一款新服裝時間……可能也就半個小時。

  覃荷道:“服裝設計的版型缺乏專利保護,不管是歐洲還是美國,更在意的是對商標品牌的保護,而不是對創意的保護。全世界的服裝設計,都是相互借鑑、相互模仿。偶爾出現了一些設計爭議,也可以比較容易地花錢解決。”

  周不器道:“所以說,我國南方的那些製衣作坊,幾乎每天都在更新著全球的服裝新款。”

  覃荷笑笑,“差不多。”

  “他們的運營模式是什麼?採購方直接去製衣廠下單嗎?”

  “去服貿批發市場。”

  “看樣品?”

  “對,就是樣品。”覃荷抿嘴一笑,“那些製衣作坊會照著一些看好的國外新款,做出一兩件樣品,去批發市場中展覽。如果有采購方看上了某一個款型,就會直接下單,製衣作坊就會按照要求批量生產。”

  張緒豪這下算是聽懂了,“其實也是定製模式。”

  周不器雖然沒有實地考察過,但他比小張更有生活,解釋道:“也算是定製,不過區別很大。校內團購要做的定製,是通過互聯網平臺,點對點地接觸,直接把消費者和製衣廠連接起來。傳統的採購模式不太一樣,是採購方選品,然後向製衣廠下單定製。對採購方來說,就要承擔很大的投資風險。”

  這種事,他太有體會了。

  因為他親爹就幹過這種事!

  話說90年代的時候,有一種生意模式很吃香,就是去南方批發服裝,拉回到北方來賣,那真是跟搶錢一樣。

  那個年代老百姓的見識還沒有增長起來,很容易忽悠。

  老爸看別人做得挺好,也參與進去了。

  從爺爺那裡要了100萬,從南方批發了4萬件衣服回東北,打算大賺一筆。

  然後,就砸在手裡了,有2萬多件衣服沒賣出去。

  根本原因就是老爸不懂服裝,他不會選品,只覺得款式新潮,就去大手筆地下單了。沒想到當時東北的風氣還偏老舊,那種過分大膽的設計風格並不受老百姓的喜歡。很多女孩子買了那種衣服,回家了都有可能會捱打。

  前前後後搞了5個多月,老爸虧了20萬。

  從那以後,老爸就老老實實地在家族集團裡當副總了,失去了老爺子的信任,成了沒有實權的邊緣人。

  之所以會造成這種現象,歸根結底就是這種傳統模式無法做到點對點,中間商要自己去承擔全部的投資風險,先自己掏腰包從廠家進貨。

  賣出去了,就大賺。

  選品錯了,賣不出去,中間商就只能自己承擔虧損。

  校內團購過去不搞服裝生意,也是選品這關不好解決。覃荷搞出來的這個定製模式就不同了,依靠著互聯網的點對點屬性,可以徹底避免這種選品上的風險!

  選品?

  校內網不選了!

  把所有的商品都掛在網上,有上千種之多!

  然後,讓大學生們自己去選。

  選好了,校內網拿著後臺數據的訂單結果,去跟那些小家庭作坊們去下單。這個過程中就沒有賣不出去導致庫存滯壓的風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