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第100章

 身穿淺色素服襦裙的崔舒若看著緊閉的殿門,沒有理會戰戰兢兢的小內侍。

 她即便沒站在門前,也能清清楚楚地聽清裡頭的笙樂聲,皇帝哪裡是在歇息,分明是尋歡作樂。遷都後,皇帝似乎才後知後覺的意識到自己已經是天下的皇帝,不需要再聽命任何人,也自覺天下穩當,不說懈怠朝政,但遠不及過去勤勉。

 這倒也罷了,太子不知從哪個謀士身上得的計策,認為竇皇后已逝,皇帝身邊沒有能為太子說話的人,且後宮空虛,竟在皇帝出宮狩獵時獻上數名美人,其中以季、殷兩位美人最為得寵,先後封為妃。

 而季德妃入宮不久便懷有身孕,時常為太子美言,稱太子賢德。

 也許皇帝曾經是個有野心的賢德之人,但架不住日日不止的枕邊風,在不停歇的抹黑之下,對明王愈發不喜。加之明王手握兵權,軍中將領幾乎都對他恭敬有加,泰半曾在他麾下為將,打壓之心愈盛。

 崔舒若沉思著如今情形,轉身離去,眼看離皇帝那座金碧輝煌的寢宮越來越遠,她身邊的行雪揣摩崔舒若的臉色,擔憂道:“聖人慾廣開後宮,派遣花鳥使在民間選納美人,公主您入宮勸諫,今日已是第三回被拒之門外了。”

 崔舒若卻沒有想象中的擔憂,她嗯了一聲,沒有說話。

 而在崔舒若趁著面色走在宮道上時,一座轎攆落在了殿前,千嬌百媚的殷妃下轎,原本緊閉的殿門卻為她大開。

 跟在崔舒若身邊婢女都十分氣憤,倒是崔舒若面色平靜,冷眼看著這一切。她沒有上前質問,而是帶著人匆匆回了公主府。

 趙平娘早已等在公主府裡,一見到崔舒若就上前詢問,“阿耶怎麼說?”

 崔舒若搖頭,掙開趙平孃的手,坐到了一旁的席子上。

 趙平娘疑惑,“阿耶竟不願和我們一道去阿孃墓前祭拜麼?”

 崔舒若身旁的行雪極有眼色的道:“回安陽公主的話,殿下今日不曾見到聖人。”

 “不曾?難道阿耶為了不去祭拜阿孃,索性連你也不見了?”趙平娘眉毛一蹙,似乎就要罵人。

 崔舒若終於開口,“阿姐,興許阿耶不是不願見阿孃。”

 在趙平娘回身看崔舒若的時候,她近乎無情的吐露更令人難以接受的真相,“以我所見,阿耶怕是忘了阿孃的祭日,今日宮中還在笙歌作樂。

 阿孃故去已久,怕是除了我們姐妹,再沒人及得阿孃了。”

 原本趙平娘還只是氣憤而已,聽到崔舒若平靜無奈的道出真相,當即怒不可遏,她一腳踹翻桌案,發出巨大聲響。戰事漸熄,但趙平孃的武藝不曾荒廢,好好一張桌案被踹得桌角分離。

 她當即起身就要進宮,任憑誰也攔不住。

 崔舒若也只能追到府門前,眼睜睜看著趙平娘離去。等到安陽公主的儀仗徹底消失在眼簾,崔舒若臉上的憂心也全部消失。回到院子裡,行雪小心奉茶,因二人多年情分,此時倒能說上兩句,“殿下,安陽公主性情剛烈,您今日……”

 不同於行雪的欲言又止,崔舒若要坦蕩許多,“何不說完?”

 崔舒若輕笑一聲,目光幽遠,“我今日所為的確是故意為之,也是故意說那番話激怒阿姐。此番進宮,阿姐與阿耶必會爭吵,以阿姐的性子,怕是不日就會自請回封地。

 而今太子明王之爭激烈,走遠些才不會受波及。”

 行雪恍然大悟,看向崔舒若的目光敬畏又心誠,跪下誠心拜道:“殿下深謀遠慮!”

 不出崔舒若意料,當日宮中便傳出皇帝與安陽公主激烈爭吵一事。但安陽公主並未受到責罰,反而是皇帝在三日後一同前往祭拜竇皇后。

 但第二日安陽公主便動身離開長安,去往封地。

 崔舒若一直送到城外十里,才帶人回城。

 公主儀仗浩浩蕩蕩,她坐的馬車規制越來越高,府邸也越來越大,可惜身邊能說笑依偎的人卻越來越少。恍惚件,崔舒若覺得自己似乎回到了曾經在幷州的時候,阿孃尚在,阿姐也坐在馬車裡,她們一道出門赴宴。阿姐在鬧,而她對著阿孃撒嬌,馬車外是孝順的三哥,他還是浪蕩不羈和俠士廝混時的意氣模樣,騎著馬護送她們。路上正好遇見辦事回來的二哥、四哥,他們在馬車外給阿孃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