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甘總督 作品

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208章 穀賤傷農(二)

 “北平城中好是好,可就是太貴了,稍微好一點的二進四合院,就得二三百兩銀子,低於二百兩銀子的房子,又各有各的問題,只怕住起來也不舒心。”沈氏猶豫道。

 張應華道,“這倒是無妨,不一定非要買二進四合院,普通的一進四合院,只要房子不破舊,四周沒有惡鄰,也不是不能考慮。我們一家子四個人,即便張含光娶了媳婦,也不過五口人,足夠我們住下了。”

 沈氏本來想說,張含光娶媳婦,看似只多了一個人,但他們夫妻倆若是生兒育女,等到了那些孫兒孫女一個個都長大成人,怕是這個一進四合院就不大夠住了呀。

 但她轉念一想,一代人只管一代人。兒孫自有兒孫福,管那麼多做什麼?況且過幾年張含亮也要嫁人,還真不能說一進四合院住不下他們這一家子人?

 討論完買房的問題之後,張應華夫婦倆又開始討論起了兩個孩子的婚事。

 提到婚事,沈氏就來氣,“那個孫財源,不過是個釀酒師傅,他卻仗著家有餘財,看不上咱們家張含光,說是他們家可以給長女陪嫁二百兩銀子的財貨,不怕找不到一戶富裕人家,他們孫家的意思,就是嫌咱們夫婦倆家無餘財,是個窮光蛋唄?”

 “那是他們孫家鼠目寸光。我好歹也是大興縣學訓導,若不是看中他們家陪嫁多,我根本就不會讓媒婆居間說合。”張應華氣急道。

 不過話說回來,或許也正是因為他們夫婦倆急功近利,眼饞那些陪嫁的心情太急切,孫家人才不願意這門婚事吧。看來以後在兒女婚事上,還是應當更加平和才好。

 但現在也不是糾結這些的時候。張應華嘆了口氣,打破了屋內的沉靜:“不管怎麼說,含光、含亮的婚事,不能再拖下去了,趁著現在手頭還有一些活錢,是時候該給他們張羅張羅了。”

 沈氏點頭說道,“是啊,含光都已經十五歲了,含亮也有十三歲了,再拖下去,好人家都要被挑完了。”

 張應華揉了揉太陽穴,說道,“含光的婚事,我倒是不怎麼擔心。他面容英俊,性格又沉穩,雖然不是讀書的那塊料,考不上一個功名,但他在庶務上卻有一些天份,這次縣學諸多生員,便是被他組織在一起,全程參與了大興縣衙的統收統銷之策,甚至還獲得了周進縣令的首肯,這種好名聲傳出來以後,不怕沒有好人家的女孩兒嫁過來。只是含亮,她一直跟著你在家中做活,性格文靜老實不說,咱們能給的陪嫁也不多,我擔心她將來在婆家會吃虧啊。”

 “哎,要是能再發一筆三百兩銀子的財就好了。”張應華有感而發道。

 他心想,要是再有三百兩銀子,房子便能再買大一些,含光的婚事也能辦得更加風光一些,寶貝女兒張含亮能有一份富足嫁妝,在夫家便能更有底氣一些,不用擔心會被公婆所輕視。

 “你想得是真美。有這一筆意外之財,就算是祖墳冒了青煙了,你還想再發一筆財,不是做春夢是什麼?若是真有這種好事,我便犧牲一下自己,讓你躺著享受一回也行。”沈氏大大咧咧地說道。

 想著他們夫婦倆人到中年,為了家中生計日夜憂心,平日裡連那些床笫之歡都無心提及,如今家中經濟條件略有好轉,是不是便應當飽暖思淫慾,可以稍稍縱情幾回了?

 沈氏媚眼如絲,一張老臉漲得通紅,而張應華也察覺到異樣,有所意動的時候,窗外忽然傳來了一聲呼喊,“張訓導,快去萬柳園周進大人家中,說是縣衙諸位大人又要分銀子了。”

 聽聲音,好像是縣學教諭傅檢,看來此事定然不虛。

 “還有這種好事情?”張應華夫婦倆面面相覷,簡直有些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