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水熊貓 作品

第四百八十五章 巫陵王龍川王

他看著面前的女屍,有些唏噓,奴隸時代的奴隸們,連生死都掌控在上位者手中,何其悲哀。

墨、劓、臏、宮、大辟五種刑法,作為奴隸時代具有代表性的刑法,始於夏,發達於商、周。

但唯有熟讀史書的孫教授才知曉,歷代以來,那些暴虐君王發明的酷刑,何止五種,殘忍之處更是猶有過之。

所謂的“五刑”、“十二酷”、“七殺”等等,每一件都威懾力強悍之極,乃人類文明歷史最早的產物。

看著玉人明器了,封師古將玉人放在此處,看來是鳩佔鵲巢,將烏羊王墓改為了地仙村?”

欲訪地仙,先找烏羊,豈不正是與此相應。

孫教授在通道和石樑之上又細細查看,通過石樑上蟲魚古蹟,和許多形似日月星辰的古符的勘察,最後得出結論,此處乃是當年的巫邪之國文明。

巫邪之國是在巴蜀一帶的古文明,在那個年代當地並沒有國王的稱呼,因為當地崇尚巫邪文化,所以最高的軍政統治者其實是“大巫”,所謂“烏羊王”的真實身份其實是便是當地的某任大巫,古蜀國開明王朝君主就是烏羊王的後人。

一提到古文明,孫教授頓時滔滔不絕,雙眼放光的盯著周圍的石碑。

他雖是封氏後人,卻也是一名專注歷史研究的學者,巫蜀文明自古以來記載就相對較少,如今有機會他自然想要好好研究下。

這洞窟本是饗祭移山巫王之地,這裡還算不上古墓冥殿,巫王之墓,應該藏在“棺材峽”的最深處。

見孫教授自顧自的趴在石碑記載巫國的文化,宋行幾人也不催促,反正已經找對了地方,反倒不急起來,見胡八一等人臉上露出疲憊之色,索性尋了處乾燥之地,生起火頭。

孫教授在營火前整理今天收集到的資料,斷斷續續說出碑文上記載的傳說。

烏羊王人凳下的石柱,乃是當年治水所留,凋篆文刻極為細密,紋是“輕重雷紋”,篆是“蝸蟬古篆”,等閒之人根本看不懂這些如同天書般的奇形蝸篆,但孫教授浸淫此道數十載,傾注了無窮心血,造詣非凡,不是尋常的學者專家可及,讀懂七八成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