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明 作品

第241章 漢四郡

朱雄英連忙道:“皇爺爺請相信我,我是真的隨口開了個玩笑。”

“大明是如何謀劃遼東和高麗的,我全都看在眼裡,又豈會不知大家付出了多少心血。”

朱元璋這才放過他:“但願你真的只是說笑,而不是真的認為很簡單。”

又說了一通戰爭的殘酷性,這一茬才算是揭過。

朱雄英擦了把汗,這老頭罵起人來是真兇啊,以後絕不能再拿此事開玩笑了。

陳景恪心下暗笑,讓你小子沒正行,這下被批了吧。

之後話題回到最初,陳景恪接著方才的話說到:

“拿下高麗不是結束,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如何治理這裡,就成了大明當前面臨的第一難題。”

“如果治理不好,很可能會重蹈唐朝覆轍。”

朱雄英不解的問道:“你不是說經過千年薰陶,高麗人對中原非常向往嗎?為何還會難以治理?”

陳景恪想了想,說道:“正如葉公好龍的故事,大明就是那條龍,高麗就是葉公。”

“他們確實深受中原文化的影響,而且因為離的遠,他們只看到了中原的好。”

“所以對大明非常尊崇,視為宗主之國。”

“可是千年的發展,他們擁有獨立的統治體系。”

“說的直白點,他們擁有獨屬於自己的利益群體。”

“兩個國家融合,必然有一方的利益群體要失勢。”

“而大明和高麗融合,必然是高麗舊貴族利益受損。”

“當自己的切身利益受損的時候,之前想象出來的種種美好就一文不值了。”

“如果大明處理不好這一點,那些利益受損的權貴官僚,定然會起反心。”

朱雄英恍然大悟,說道:

“高麗是貴族政治,更像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九品中正制。”

“官吏世世代代都是官吏”

“大明行科舉,唯賢才是舉,剝奪了貴族對權力的世襲。”

“高麗的官僚權貴們,定然不願意接受這樣的局面。”

“這確實是個麻煩事情”

朱元璋考問道:“你可有辦法解決?”

朱雄英下意識的想說一句,不是有景恪嗎。

還好,他及時反應過來,這是給他的問題。

如是他想都不想就來這麼一句,皇爺爺不但會對自己失望,還會對陳景恪生出不必要的擔憂。

將到嘴邊的話嚥了回去,他陷入了思考。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難,歷史上已經有人給出了答案,所以很快他就有了想法:

“仿照漢初,在高麗施行郡國並行制度”

“在郡國內依然施行高麗之法,但慢慢的普及學問開啟民智。”

“如此三五十年後,削藩施行郡縣制。”

“還可以將敵視大明的官僚權貴,全部遷徙到大明進行安置”

“將心向大明的權貴官僚留下,讓他們繼續治理高麗”

一次性將權貴官僚全部遷走,這是不現實的。

要是真這麼做,高麗分分鐘就烽煙四起。

但將其中一派遷走,另一派定然是很樂於見成的。

將反對派遷到大明內部安置,就相當於是打斷了他們的爪牙。

就算他們有多少想法,也只能裝做歸順,用不了多少年就習慣了。

留下的都是心向大明之人,藉助他們的手穩定高麗。

聽過他的全盤計劃,朱元璋非常欣慰:“不錯景恪伱怎麼看?”

陳景恪也稱讚道:“太孫之法確實高明”

“不瞞陛下,郡國並行我想到了,但後面將反對者遷到大明,我著實沒有想到。”

朱元璋的嘴角瘋狂上翹:“哈哈,景恪你就別貶低自己抬舉他了,不過是一點小聰明罷了。”

之後三人圍繞朱雄英的策略,進行了細節完善。

陳景恪提議,恢復漢四郡。

“大明乃華夏正統,恢復漢唐河山,復漢家制度乃天經地義之事。”

“重設漢四郡,行郡國並行之制,高麗人也比較容易接受。”

漢四郡就是漢朝在遼東、朝鮮半島中部和北部設立的四個郡。

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

這四個郡存在數百年,在遼東和朝鮮擁有極大的影響力。

恢復漢四郡,比重新劃分郡縣,更容易為當地人所接受。

而且還能增加當地人的自豪感和對大明的歸屬感。

很簡單的道理,出身。

出身漢四郡和出身高麗舊貴族,意義是完全不一樣的。

“前五年不要有太大的動作,以穩定為主。”

“除了推廣華夏簡史之外,最好不要有太大動作,以免引起高麗舊貴族抵抗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