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明 作品

第48章 給老朱上課迫在眉睫

立國之初的那幾任君主,是一個朝代的制度的主要制定者。

後來的君主,除非有大毅力大魄力大能力,否則只能沿用他們的制度。

即便明知道這套制度有問題,也沒有辦法。

變法太難了。

明朝前幾任君主,從朱元璋到朱棣,打仗是一把好手,治國方面確實存在著短板。

尤其是在經濟方面,問題太多了。

比如之前提過的,為了防止偷稅漏稅,朱元璋無視土地兼併的現實,強行規定賦稅額度不得低於往年。

比如寶鈔制度,再比如低到幾乎不存在的商業稅等等。

朱棣也好不到哪去,作為徵北大將軍,他的功績能排在史書前列。

作為皇帝,和他爹差不多。

寶鈔貌似就是在他手裡氾濫的,為了北伐大量印發。

朱元璋時期還有一定購買力的寶鈔,徹底淪為廢紙。

下西洋確實為他賺到了海量錢財。

修建順天府,修長城,徵草原等等,都離不開下西洋賺到的錢。

然後呢,他竟然異想天開的,用香料給群臣發工資。

關鍵是,他還無視香料降價的事實,官方規定了香料的價格。

官員領到香料,拿到市場上只能折價出售。

貶值的寶鈔加上香料,當時的官吏俸祿還剩下多少,可想而知。

可以說,下西洋朝廷受益,全體官吏吃了大虧。

等朱棣駕崩,戶部尚書夏元吉上書請求停止下西洋,讓此事成為絕響。

後世人都在噴夏元吉,說他阻斷了中華向外的腳步。

然而這麼大的事情,真的是夏元吉一個人能改變的嗎?

不,必然是群情激憤,文武百官一致反對。

夏元吉只不過是導火索罷了。

設身處地的想一想,換成你,會支持下西洋嗎?

大明的俸祿本就很低,你還用香料坑我們,我們不要養家餬口的嗎?

只能說,根子壞在了朱棣身上。

朱高熾是個有為之君,然而壽命太短,十個月就駕崩了,什麼都沒來得及做。

好聖孫朱瞻基,有功有過不提也罷。

總之,到了這會兒,大明磕磕絆絆走了幾十年,各項制度已經固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