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役 作品

第101章 兩軍決戰

 但這時燕國也己經打聽清楚了,趙王只派出了四五萬軍隊來進攻薊城,而且也基本沒有戰車,大司馬騎繼對此充滿了信心,就算我一對一打不過你,但四五個打你一個,還打不過嗎?至於先前燕國的幾次慘敗,騎繼看來,純純就是他們太無能了。

 於是騎繼才向太子文請戰,要求出城迎戰趙軍。希望在戰場打一個漂漂亮亮的勝仗,好確立自己在燕囯朝中的權威。

 事實上太子文壓根兒不想跟趙軍決戰,他很想拖延時間,利用薊城堅固的城池拖死趙軍。事後田秀也承認,太子文真的要是死守不戰,他只有灰溜溜的撤退。

 可是太子文本身就是被貴族推上來的,他連燕王都不是,騎繼這個大司馬就是貴族一致推選出來的,他壓根兒就沒有否決的權利。因此太子文也只好同意讓騎繼率軍拼一把。

 太子文雖說是對主動出擊沒什麼太大信心,但他感覺騎繼說的好像也沒錯,燕國這邊用五個人去打一個,就算打不贏總不可能會輸,趙國的人難道都是怪物,能一個打他們五個?

 太子文和騎繼以及許多燕國的貴族都把打仗當成了數字遊戲,在他們眼裡如果一個打一個能打得贏,那用十個打十個也能贏。況且他們現在是用五個去打一個,怎麼會有輸的道理?而燕國上下之所以會生出這種離譜的想法,是因為兩國的體制不同。趙國胡服騎射後就已經從原來的從看重出身到同時看重能力,因此像虞卿、廉頗、藺相如這些人才有機會出頭。而燕國不一樣,燕國遵循祖宗制度看重出身,你平民出身的人,想要在燕國朝堂上當大官,簡直難如登天。

 像燕國布衣出身的秦朗、樂毅,他們都是被燕昭王設立的黃金臺招來的,如果燕趙王沒設置黃金臺,估計他們就沒機會在燕國當官。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燕國朝堂一直都被貴族把控,燕國的貴族就像後世的大英帝國,你們這些臭草民出身的人,再牛逼也不過是暴發戶,我們祖上正經八百的闊過,我們可是召公的後人。

 就拿騎繼來說,他根本就沒機會帶兵,論起能力他可能連燕王宣都不如,但就是這種人,卻因為自己是貴族出身從而被其他的貴族推到了大司馬的位置。

 所以騎繼才會那麼急著給趙軍下戰書請求決戰,他本以為田秀不會答應,因為在他看來四萬人打十多萬人,這實在是有點兒懸殊,趙軍應該沒這麼傻。

 可是他想不到,田秀居然一口答應了下來,這個時候騎繼幾乎都要樂瘋了,他甚至對左右說:“勝利的果實我就要吃到嘴裡了,田秀肯定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他以為我是慄腹和公子元那種無能之輩。汝等且看我如何擊垮趙軍,生擒了那田秀!”

 既然雙方都願意正正規規的打一仗,那麼接下來的事情也就沒什麼懸念了,兩軍相約在第二天決戰。不過燕軍這邊為了表示自己正大光明,竟然同意讓趙軍先休整三日,等他們恢復了體力再打。田秀對此差點笑瘋了,有了這三天時間他就能從容的訓練隊伍,以便在接下來的決戰中,用最優秀的狀態擊垮燕軍。

 三日後雙方都傾巢出動,在營地正中的地方,相隔著大約近五百米的距離,列開了陣式準備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