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役 作品

第101章 兩軍決戰

 而這會兒太子文手上的十幾萬大軍,絕大多數都是臨時徵召的壯丁,這些人沒有經過嚴格的訓練,很多人可能都沒上過戰場。此消彼長之下,趙軍還是有很大優勢的。

 於是田秀也下令,就地紮營,全軍休息。而就在當天晚上,田秀和司馬尚商議,與燕軍交戰的計劃。因為田秀還沒放棄他以戰促和的想法,因此這一次和燕軍作戰,他並沒打算再用什麼奇謀,最主要的是他也沒什麼奇謀可用了。

 這一次和燕軍對戰,田秀打算和燕軍面對面的碰一碰,他想從正面戰場打垮燕軍,必須要讓燕人知道趙國就算再虛弱也不是他們燕國惹得起的。否則燕國哪怕現在服了,以後他們也還會跳出來向趙國報復。

 司馬尚對田秀的計劃表現出了極大的擔憂,因為他還沒有真正見識過田秀軍團的戰力,說白了他對田秀的部隊沒什麼信心。而且拿四萬人去對攻十幾萬人,司馬尚感覺這仗實在是太懸了。

 田秀勸道:“將軍,我們這四萬人都是百戰之兵,而燕軍這十萬多人,不過是烏合之眾。況且我們乘大勝之餘威,這一戰可以橫掃燕軍,將軍不要多慮。”

 司馬尚還是十分擔憂:“可是武安君,我總覺得拿四萬人硬拼十幾萬人實在不是什麼好的選擇,對方的兵力比我們多了好幾倍,兵法雲……”

 “好了!”田秀打斷了司馬尚接下來的話說道:“別老兵法兵法的了,將軍也是久經沙場的人,有時候打仗不能老看兵法,我們要根據戰局靈活的運用合理的戰術,將軍要覺得我的想法不可行,您可以想個更好的主意出來,我願意聽從您的吩咐。”

 司馬尚被說的啞口無言,除了正面對攻,他也拿不出什麼好的辦法。況且是田秀堅持要打這一仗,反正打輸了也有田秀這個主將撐著,陪他冒一冒險也沒什麼。

 “好!末將願意聽從將軍的吩咐!”司馬尚無論是在職務還是爵位上都沒有田秀高,而且他這一次也是被趙王抽調過來增援田秀,所以他在名義上是田秀的部下。

 兩位主將都說通了,那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兩人商議了一下決戰的細節,就準備給燕軍下戰書。

 向對手下戰書約戰,是一個古老的傳統,在春秋時代以前這是最主要的戰鬥模式。儘管在這個時候,戰鬥的方式有了極大的發展、突擊戰、偷襲戰、伏擊戰、遭遇戰,花樣百出,但列陣對戰,依然是戰國時期一種重要的對戰方式。當然了對手不一定會答應和你決戰,很多對手都會無視對方的戰書。

 不過田秀這邊的戰書剛剛寫好還沒送出去,燕軍那邊就先派人給他下來了戰書。

 田秀正求之不得,他毫不猶豫地給燕軍回信:同意決戰!

 田秀認為這一戰勝券在握,而燕軍的主將是大司馬騎繼,他的父親是燕國的將軍騎劫。騎繼並沒打過多少仗,他能得到這次統兵的機會,純粹是被貴族們推上來的。儘管騎繼沒帶過什麼兵,但他對燕軍同樣充滿信心其實在公子元的殘兵逃回薊城之後,燕國就己經開始徵集薊城地區的百姓從軍,所有十五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的男子全部都編入軍隊,準備守衛薊京,和趙軍決戰。

 薊城是燕國最大的城市,城內人口眾多。為了打贏這一仗,太子文幾乎徵集了薊城周邊所有能徵集的兵馬,因此他在短短十天就徵召了近十萬大軍,再加上從周圍幾座城池裡收縮的兵力,共計徵集了將近15萬大軍。

 除了這15萬大軍以外,太子文還從遼東抽調了五萬大軍西進增援,算上這五萬燕軍,太子文手上能動用的兵力達到了20萬,這也是他敢拒絕跟趙國議和的底氣。

 不過燕國並不是強軍之國,因此儲備的軍需物資並不算很豐富,加上之前幾場大戰,燕國損失了大量裝備,目前戰車就只剩下兩三百輛,戰馬也只有四千多匹,而為了給徵集到的軍隊必要的裝備,燕國把庫府全部清空,許多在府庫裡積壓了幾十年的裝備都被拿了出來。像什麼生鏽的槍戈,發黴的盾牌,殘破的盔甲、破爛的旗幟等等全部都翻出來了。饒是如此,十幾萬大軍也還有近一半沒有全副武裝,有些士兵是隻有武器沒有盔甲,有些則是有盔甲沒有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