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數日

 在這之後又過了一天,時間來到了五月十八號,在這一天林尚舟收到了來自克虜伯的消息,克虜伯的人告訴他那輛四號坦克已經通過了一切測試並且將在下午通過火車貨運至柏林。 

 因為阿爾布雷希特的摩托化步兵營的駐地還沒有建設完畢,所以林尚舟就回電讓克虜伯將這輛坦克送至柏林衛戍部隊的駐地處,他也回覆說希望克虜伯可以單獨開一條四號坦克的生產線,一切費用由他承擔。 

 克虜伯公司對單獨開一條生產線這事有些意見,不過因為一切費用由水星動力承擔,這點意見也就不值一提,古斯塔夫同意了林尚舟的要求,那輛四號坦克也被送上了前往柏林的火車,當天晚上第一輛四號坦克就到達了柏林衛戍部隊的駐地。 

 柏林衛戍部隊的坦克車組成員對這輛跟他們所開的坦克外形完全不同的坦克非常感興趣,但因為這是第一輛四號坦克,林尚舟特意囑託要好好保管,不能有一點損壞,所以這些車組成員能做的事情就只有從四號坦克的隨行人員處要來操作說明書,從說明書中得知這輛坦克與自己所駕駛的坦克有什麼不同。 

 四天後的五月二十二日,阿爾布雷希特的摩托化步兵營的駐地建設完成,現階段的建造只建成了適合這一個營的部隊的基地,後續增添部隊的話還需要再進行擴建。 

 駐地建成後這一個營的士兵就從柏林軍區的其他師駐地進入了這裡,阿爾布雷希特也從阿爾伯特家離開進入駐地當中與士兵們住在一起,與他在同一天進入駐地的還有古德里安,霍特,隆美爾與莫德爾。 

 不過可惜的是林尚舟因為當天忙於工作而沒能第一時間趕到駐地與軍官們見面,一天之後的五月二十三日,林尚舟在議會上將教育改革這一提案提了出來。 

 在他提起教育改革這個話題並宣讀由社民黨議員提出的建議後,議會內反對的聲音便此起彼伏,議員們也開始竊竊私語的討論這個提案。 

 議員們討論的地方無非是德國需不需要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合不合理這些問題,以施萊歇爾為首的右翼人士堅定的反對進行教育改革,這樣一來,議會的三分之一就向這個提案投下了反對票。 

 而支持教育改革的議員只有少數社民黨議員,更多的社民黨議員沒有表達自己的意見,沒有同意也沒有反對,然而他們不發表意見的態度就向林尚舟展示了他們的想法——不怎麼認同教育改革這件事。 

 在多數社民黨議員看來,德國現在的教育制度並沒有什麼不妥,這是已經推行了數十年的教育制度,在這樣的教育制度下德國在教育上並沒有出現什麼太大的問題,相反的為德國帶來了數量充足的專業人才與學術人才,人民也都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教育制度,沒有進行教育改革的必要。 

 面對這樣的反對理由,林尚舟也是據理力爭,希望能改變些什麼。 

 他先是闡述了一下德國現在的教育制度,德國現階段的教育制度為雙軌制,中學從階級劃分上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為貴族和社會上層準備的文科中學,而第二類是為中層和下層準備的實科中學與文實中學。 

 他讚頌了32年前威廉二世簽署的《基爾法令》,因為這一法令讓兩類學校的畢業生都有升入大學的資格,然而儘管這一法令帶來的結果是好的,但文科中學與另兩種學校比起來在升入大學上有天然的優勢。 

 文科中學類似otl中林尚舟所上的普通高中,教授現實生活中不怎麼用的上但考大學要用的理論知識,而實科中學與文實中學就有些類似otl裡他見過的職業學校,教育重心在職業技能而非理論知識上。 

 因此雖然兩類學校的畢業生都擁有升入大學的資格,並且德國高等教育制度也是通過考試篩選,只有通過考試的合格者才能升入大學,但因為學校教授內容的不同,第二類學校的畢業考生在考試上天然弱於文科中學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