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子雄 作品

第1453章 分界線

 第1453章 1453.分界線

 1453、大羅道果分界線

 風沙繼續飄揚,戈壁依舊是那個隔壁,哪怕宛如黃金,哪怕真是黃金,也根本激發不起劉浩本尊任何興致。

 站在新一個機緣面前,他臉上沒有任何一絲變化,彷佛即將取得的根本不是一個機緣,彷佛眼前的一切也根本和自己沒有任何關係。

 他臉上這份冷意,和白虎劉浩身上的氣質又有著本質的區別。

 白虎劉浩是‘冰寒’,但凡靠近者,都只會認為對方乃真正的冰山也,可劉浩本尊身上這份冷意,卻會讓人聯想到‘太上老子’。

 那是一種對萬事萬物似乎都看透了的感覺。

 或許也是因為這份氣質,使得劉浩如今站在了眼前機緣所在之地。

 老子的道是什麼?

 煉丹?

 陰陽太極?

 都是,也都不是,真正能夠代表老子的道,是‘無為’,是‘無為而無不為’!

 ‘無為’,是老子高高在上俯視天地,管你春夏秋冬,管你日月更替,管你人間百態,在他眼中,這都是天地至理,是無需外力干涉,天地自行運轉便可,故而,他‘無為’也。

 但‘無為’,不代表老子就只能光看著。

 這要讓他不喜,又或者他只要認為需要干涉之時,他也會毫不猶豫的下手,而且往往一擊致命,更讓人一時半會的根本難以察覺人家到底緣何佈局。

 因為一旦老子插手,那就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那麼簡單直接了,而是看似羚羊掛角,實則撥動了整個天地的命運線。

 這裡頭,最大的案例,就是‘老子化胡’。

 誰又能想到在當時誅仙劍陣大戰正酣之時,老子就已經有了明確的規劃?

 當時的老子,一個風火蒲團捲起,就將多寶道人拘拿。

 在其他聖人看來,分明是老子不想徹底和通天教主撕破臉皮,不想將對方親傳大弟子斬殺。

 因為在其後,多寶多人一直都被老子拘禁首陽山道場之內。

 可誰又知曉?自那以後,老子就時常給多寶講道,天上地下、道門佛家,無有隱藏,似乎想到哪裡就講到哪裡。

 或許一開始,多寶心中還有所不甘,但很快,也必然落入老子講解的大道之中,等他醒來,已經不知不覺的落入了老子的圈套,這番單獨講道,宛如親傳弟子一般的因果,還是一個聖人因果,想要償還,非性命不可也。

 那麼此時的老子提出任何要求,多寶又怎麼可能有反對的權力?

 換言之,此時的多寶就是一萬個不甘,也必須遵從老子的安排,也必須背叛截教,成為老子手中的‘臥底’。

 當然,‘臥底’是多寶自認為的。

 老子可沒有這個想法,作為撥動命運線的老子,可從來沒有想過要一一安排未來的命運線,這也並非他的性格,更不是他心中的道,自然而然的發展才是老子心中最想、也最願意看到的。

 同樣的,諸多可能的未來,也從未逃脫老子的預期。

 比如,多寶踏入佛門之後,可能被接引準提吸引,乃至於被重用,甚至是坐上佛祖寶座,都一定在老子的預料之中。

 這一點,從多寶成為了如來佛祖之後,老子從來沒有尋過對方麻煩就可以看得分明。

 對老子而言,他最想要的,或許就是這樣,因為如來歸位,也從一定條件上將整個佛門與接引準提隔離開來。

 這已經不是老闆聘用一個經理人那麼簡簡單單的事矣。

 這個經理人億萬年擔任下來,也一定會將其方方面面的影響力融入其中,從一個簡簡單單的職業經理人,化作其中股東之一,成為一個分量十足的股東。

 人心這種事,任何人也難以看透,但權力的滋味也同樣是共通的,也唯有一直脫離其中,站在更高位置的老子才能對此通透,故而,這一切也勢必從來逃過老子的預料也。

 這便是無為,也同樣是無不為也。

 在函谷關,那看似隨手賞賜給伊喜的《道德經》,就真是老子隨手而為嗎?

 至少劉浩是絕不會相信的,否則,何至於劍仙一道,在諸天萬界可以映照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