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276 章

終於可以在皇宮動土,霍善興頭還是很足的,甚至還給劉隆移栽了兩株牡丹和西紅柿。




都來洛陽了,洛陽怎麼可以沒有牡丹!




至於西紅柿,那肯定是他想吃西紅柿炒蛋了。這是他最近愛吃的菜,炒得很快,他餓的時候特別適合催促他師弟炒來給他解饞。




只不過炒鍋這東西,東漢也是沒有的,霍善只能給鄧綏描述了一下鍋是如何打得又大又圓的,爭取下次過來的時候可以吃到有鍋氣的炒菜。




鄧綏哪裡曾親自管過這些事,她笑著聽了一會,就決定給霍善引薦一個專業人才,蔡倫!




蔡倫是鄧綏的得力助手,他早前負責統籌宮廷的武器研發項目,主要領著底下的人鑄造點新式弓弩新式刀劍。




他改良出來的弩,那也是當時的一絕,深得漢和帝的喜愛。




後來鄧綏當上了皇后,下令讓天下郡國進獻紙墨供朝廷使用,蔡倫接觸到各類貢紙後覺得紙張改良項目也大有可為。




帛書太貴,簡書又太笨重,要是能改良造紙工藝、降低紙張製造成本,紙張代替帛書和簡書是遲早的事!




蔡倫就是這麼個人才。




不僅漢和帝對他頗為喜愛,鄧綏成為太后後也特意封他為龍亭侯,從此蔡倫琢磨出來的新紙便被稱為“蔡侯紙”。




不過目前蔡倫還沒來得及封侯,仍是在宮中用事的宦官。




得知太后相召,蔡倫自是第一時間過來覲見。




結果蔡倫就見到了霍善這個陌生小少年。




今天宮中已經傳開了,說是鄧太后給小陛下找了個小“義兄”,蔡倫心裡頭其實還是有點想法的:太后是讓誰去找的?他怎麼一點都不知道?




只是這種想法蔡倫也只能在心裡想想,真要說出口就太不識趣了。




他就算是鄧太后最為倚重的近侍,也不能理所當然地覺得鄧太后做什麼事都要和他商量啊!




要謹慎,要萬分謹慎。高調做事,低調做人!




霍善不知道蔡倫的想法,他好奇地打量起據說改良過造紙術的蔡倫。




見蔡倫儀表堂堂,瞧著不像是卑躬屈膝伺候的宦官,霍善只覺不能把人薅回去幹活有點可惜。




不過想想東漢這邊風雨飄搖的局面,霍善又覺得可能還是鄧太后和劉隆更需要蔡倫。




做人不能太貪心!




見蔡倫上前向自己問好,霍善便也樂滋滋地和對方打招呼:“蔡常侍。”




蔡倫的官職就是傳說中的“中常侍”,後來讓許多讀書人咬牙切齒的“十常侍”也是出任這一官職,他們有著傳遞詔令的權限,直接代表皇帝或太后與朝臣接觸。




等他們心大了起來,傳出去的詔令是皇帝本人的意思還是他們自己的意思,那可就不一定了!




只能說人性都是經不起權欲考驗的。




不管是皇親還是外戚、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亦或是卑微到塵埃裡、連個完整的人都已經不管




的宦官(),只要有機會執掌權柄⒄[((),誰又不想痛痛快快過把癮呢?




都是老天讓我來這世上走一遭的,誰也沒比誰高貴,誰也沒比誰低賤!




霍善與人往來也不看什麼出身與地位,他覺得好的,就跟人家好。




像見了蔡倫,他便十分熱情地給他分享手頭的一堆項目,當時的對話過程是這樣的:老蔡啊,你現在有空沒有?除了造鍋之外有跟進其他項目的想法不?




我跟你講,農業方面我這裡有水果嫁接技術、水稻雜交技術以及新農作物試種推廣計劃;軍事方面我這裡有火炮火雷火銃以及馬鞍馬蹄馬鐙;經濟方面……要不你主持個攤丁入畝,聽說取消人頭稅有利於緩解土地兼併帶來的種種問題,他也不是很懂,是袁枚隨口給他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