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225 章





這不,他開了好幾個海鮮福袋,可算找到這長得怪里怪氣的海參了。




海鮮在長相方面都這麼自由自在的嗎?




李長生覺得既然是遠道而來的客人,拿他們的家鄉菜招呼一下也不為過。




不過,孔丘會喜歡吃兩千多年後的家鄉菜嗎?




李長生欲言又止老半天,最後還是決定拿著海參去庖屋研究怎麼做蔥燒海參去了。




霍善沒心沒肺地溜達到中庭,先去看看自己的蘿蔔長得咋樣,什麼時候才可以水靈到拿來燉大鵝。




他挨個摸過園圃裡的大白蘿蔔,悉心叮囑它們好好成長,才跑去尋孔丘說話。




那可是傳說中的孔子,霍善自詡墨家大弟子,覺得自己要代表他們漢墨去和孔丘這位儒家祖師爺多多交流。




孔丘已經從李時珍那裡得知最後一統天下的是大秦,而繼承大秦意志的則是大漢。




不管是秦還是漢,都定都於關中。




那是孔丘從未踏足的地方,他周遊列國的目的地裡從來都沒有秦國,他認為秦屬於西夷之地,根本沒有他所追尋的“道”的生存土壤。




眼前是一個孔丘完全陌生的時代。




孔丘長長地嘆了口氣。




霍善就是在孔丘嘆氣的時候過來的。




他屁顛屁顛跑到孔丘面前找人家聊起天來。




主要跟孔丘聊起他家“私淑門生”孟子舌戰群雄的事。




所謂的私淑門生,指的是孟子曾表示“很遺憾我沒機會給孔子當學生,在我心裡孔子就是我的老師”。




這種隔空拜師的說法到了李時珍所在的明朝被推而廣之,有些無恥之徒巴結朝中前輩時一見面就執弟子禮,效仿孟子說自己是對方的“私淑門生”。




都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種行為和張口就認爹沒什麼區別!




當然,孟子肯定不知道後面會有無恥之徒扯他的話當虎皮。




孟子只是揮舞著孔門大旗逮誰罵誰、力戰百家罷了。




你們孔門弟子這麼武德充沛,也不知到底像誰!




孔丘:“……”




孔門祖師爺不說話,孔門祖師爺表示自己是以理服人的正經學者。




霍善給孔丘講起孟子的拉踩行為——




楊朱講究“為我”,別人說如果拔他一根腿毛可以造福天下,問他願不願意拔,他居然不願意!太極端了,誰能做到一毛不拔一毛不取?




墨子講究“兼愛”,就算只要能造福天下就算累到禿頭(摩頂放踵)他們都願意去做。這同樣太極端了,誰能真心實意甘願為天下禿頭!




還是我們儒家好,我們講究“執中”,中中間間好,中中間間大家都能做到,中中間間不走極端才是最妙的!




孔丘:“……”




孔丘伸手摸摸霍善的圓腦殼,語重心長地說道:“他說得也有一定的道理,能不禿頭,還是不禿頭的好。何況摩頂放踵的意思真的不是禿頭……這誰教你的?”




霍善立刻轉頭看向旁邊的李時珍。




李時珍一臉心虛地轉開眼,不敢吱聲。




我一科舉落榜生,解釋起經義來自由奔放一點不是很正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