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52 章

一直到夜裡見到今天要帶自己出去玩耍的李時珍,霍善都還在跟李時珍批判劉徹靠作弊拿獎品的事。




對於劉徹這位赫赫有名的漢武大帝,李時珍覺得他能幹出這種事來並不稀奇。不過為了小朋友的心理健康著想,李時珍沒有給他科普劉徹各種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用完隨手扔掉)的豐功偉績。




這個時候只要微笑聽著就可以了。




另一邊,劉徹到了新豐宮中卻沒馬上睡下,而是倒了碗柘漿邊醒酒邊把東方朔召來閒聊。




許久不見能說會道的東方朔,劉徹還是挺有閒心聽他瞎侃的,便叫他講點月亮有關的傳說來聽聽。




東方朔依言落座和劉徹大侃特侃了半天,才聽劉徹問起李長生其人。




劉徹這段時間在福壽裡轉悠,聽了不少李長生最近的安排,有人說他在不停地收秋草,不知是不是準備在莊子上多養些牛羊;又有人說他教些常進山砍柴的村民辨認藥草,似是還準備開個藥堂。




還有人說李長生不是本地人,沒想到養了個金娃娃竟成了他們這邊最有出息的。




這其中不乏是嫉妒李長生才私底下講出口的酸話。




有些是劉徹聽來的,有些是底下人聽來的,總的來說就是李長生這人脾氣好,手藝好,為人處事也叫人挑不出錯處來。




只是本人與他名字有點相像,就像那些尋求長生的世外之人似的,給人的感覺總是隔著一重。




劉徹也是這麼覺得的,他感覺李長生這人不尋常。




雖然劉徹經常有把人用完就扔的壞習慣,但是他用的時候眼光都挺準的,至少對方基本能按照他的期望把事情辦好。




東方朔早料到劉徹會有此問,此時卻沒有和盤托出,反而面露難色。




劉徹挑眉。




“有什麼不能說的嗎?”




東方朔道:“陛下問起,不敢隱瞞。”




他與劉徹說起自己少年時學劍後到處找人比劃,陰差陽錯與李長生交上朋友的事。




李長生話特別少,但劍法特別好,一開始並不願意搭理他,後來還是嫌他話太多了才忍無可忍出劍。




一劍就把他手裡的劍給打飛了。




東方朔很不服氣,時不時就要去挑戰一下李長生。後來兩個人便混熟了。




本來他以為李長生是一個人獨住的,直至李長生師父撿了個師妹扔給他養,他才知曉李長生是有師父的,而且李長生竟是……墨家傳人!




只是李長生沒有半點當遊俠的勁頭,每日都待在山中不出去,若非有他這麼個熱情的朋友在,他恐怕要老死山中。




當年墨子死後,墨家便分出許多分支來,有的專注義理沉迷學術,有的成了純粹的工匠,有的拋棄“兼愛非攻”的觀念開始參與各種戰役或鬥爭。




李長生所在的這一支,東方朔也說不出是什麼派系,左右是比較與世無爭的,也沒聽說過有多少弟子,東方朔攏共就見過三個,其中兩個已經死了。




東方朔道:“他師父生前瞧著倒是挺厲害的,只是臣也沒聽說過他的名號。”()




一個人想留名不容易,想不留名卻很簡單。




?春溪笛曉的作品《醫漢》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




劉徹聽到墨家傳人的時候眉頭動了動,等東方朔說到“一門三人死了倆”,又覺得這個墨家分支聽起來怪寒磣的。




想到東方朔前頭說的“撿回個師妹”,劉徹便想起來了,這其中一個似乎還是霍善他娘。




劉徹道:“這倒是說得通了,尋常方士會的東西沒那麼多。”




這也能解釋李長生為什麼避世鄉野,早期的墨家便有這樣的毛病,不愛加入強大的陣營,不喜歡幫別人制造攻城器械,一般只會承接守城委託。




對於劉徹這位極其熱衷開疆拓土的皇帝而言,墨家的主張與他的喜好是完全相背違的。




事實上就算是儒家他也不是全都喜歡,要不然他也不會把董仲舒踢去地方上當藩王的國相。




真喜歡的話他早就自己用了!




諸子百家他都是挑自己愛聽的部分聽。




劉徹笑道:“這麼說來,我這甥孫也算是墨家傳人了。”




東方朔心道,你這喊得倒是挺親近的,不知道的會以為你說的是哪個公主親孫子。




東方朔當著劉徹的面也沒收斂自己滿嘴胡話的壞毛病,點著頭說道:“確實如此,不如陛下賜他為墨家鉅子,好叫天下墨家弟子見到他後納頭便拜。還得趕在年前把旨意傳開去,三歲大的墨家鉅子想想就很有趣,過了年他可就四歲了。”




劉徹被東方朔給說樂了。




倘若當真還有墨家弟子在,聽了這旨意怕不是要去把這三歲鉅子給暗殺掉。




劉徹道:“等他長大了再看看吧。”




他私心裡還是覺得霍善應該子承父業,將來跟霍去病一樣為大漢開疆拓土。瞧這孩子小小年紀就讓那麼多同齡孩子跟在他屁股後面跑,以後領軍打仗肯定不在話下。




至於什麼墨家不墨家的,本就已經沒有多少傳人了,不差霍善這一個。




墨家經義倒是可以留著讀一讀,墨家子弟就不必太多了,人多了容易生事。




話說到這裡,這個話題也就結束了,君臣對坐繼續閒談了一會,劉徹便把東方朔打發走。




東方朔踏著月色去尋自己的住處,心情還算不錯。




劉徹算是個非常會用人的君王,上任沒多久便詔令天下能人異士投書自薦,表示自己會親自閱讀這些內容。




東方朔就是通過這個途徑把自己舉薦到劉徹面前的。




長安的公車官署承載過多少年輕人的理想啊!




正是因為劉徹這個君主當得起“非常不錯”的評價,東方朔才會在長安待了這麼多年。如今李長生的身份背景過了明路,接下來便不必再擔心太多,只管過自己的日子便是了。




不過霍善那孩子……




想到那個燈謎大會上差點把他給難倒的小娃娃,東方朔總感覺接下來這小子還是會鬧出許多叫人意想不到的大動




()靜來。




接下來也不知該是誰頭疼。




東方朔覺得應當和自己沒關係,優哉遊哉地躺下睡大覺去了。




同樣熟睡的還有霍善。




霍善今天要跟李時珍參加一件非常特別的事。




明朝科舉的秋闈。




秋闈也就是鄉試,一般在八月進行,正巧便是中秋前後這段時間。




霍善聽李時珍介紹才知道這是朝廷選拔人才的大型考試,而李時珍要代表太醫院守在貢院外圍應對突發情況。他不懂什麼是科舉,邊跟著李時珍認識備好的藥材邊問這個考試是怎麼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