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掛的學霸 作品

第293章 對抗,信息交匯點

  在尋找信息交匯點的過程中,是有方法的。

  其中也要看運氣。

  至於要找的信息交匯點,有看、聽、觸、嗅、味,這五個相當是信息的接收器。….在接收外界的變化後,將變化轉化成信號,最後傳入了大腦。

  就目前來說,這五個中已經找到了看,也就是視覺信號傳入大腦的信息交匯點。闂

  也就是如此,證明了這個研究方向的可行性。

  看、聽、觸、嗅、味,這五個是大腦信息的輸入。

  有輸入就有輸出,如對身體的控制、語言等等,而這些依靠的是人體的整個神經系統。

  分開看,有對眼睛的控制,對身體四肢的控制等等。

  要找到這些控制信息的交匯點。

  如果把人體除大腦外的部分和大腦單開看。

  這部分相當是大腦的載體,大腦和這部分的交流除了物質的交換外,就是信息的交換。闂

  而對大腦來說,信息的交換是有輸入和輸出的。

  腦機結合技術要做的就是找到大腦和這部分之間信息交換輸入和輸出的信息交匯點。

  找到這些信息交互點後,就簡單多了。

  剩下的就是信息的讀取和寫入了。

  寫入的也就是輸入大腦的信息,讀取的也就是大腦輸出的信息。

  而目前,寫入和讀取信息的技術已經有了。

  剩下的就是尋找信息交互點。闂

  這樣一來,就能能容易的實現腦機結合技術。

  十五號實驗站中,二十幾號科研人員正在忙碌著。

  這二十幾號科研人員,每個人的頭上都帶著一個頭盔,頭盔上還連接了數量眾多的細線。

  蘇哲三人過來的時候,有一名科研人員已經站在實驗站的門口等他們了。

  這名科研人員帶著蘇哲三人參觀介紹十五號實驗站,且詳細解說其研究的進展。

  範曉明和徐正平兩人時不時的還要提出一些問題。

  不管是兩人提問,還是科研人員的介紹和回答,說話的聲音都很小,其目的就是儘量小的影響那些正在忙的科研人員。闂

  說起來,這名科研人員的介紹,針對的是範曉明和徐正平。

  對腦機結合技術的研究,他們兩人知道的並不多,而蘇哲則不同。

  他對腦機結合技術的研究,他異常的清楚。

  畢竟腦機結合技術的研究方向是他提出來的,相關的實驗也是他親自設計的。

  徐正平看著科研人員頭上戴的頭盔,小聲的問:“這頭盔是做什麼的,大家不會是拿自己在做實驗吧!這麼做安全嗎?”

  那名科研人員還沒有解釋,範曉明開口解釋說:“校長你放心,絕對的安全,不安全我們也不會這麼做的。”

  搞科研研究,安全是放在第一位的。闂

  要是有安全隱患,他們也不會這麼做的。

  蘇哲認真的回答:“這設備對人體不會造成傷害的,其作用是讀取人腦中微小區域的電磁波,從而尋找信息的交匯點。”

  從現在的情況看,整個腦機結合技術的研發,尋找信息交匯點的難度是最難的。

  真要說起來,和大海撈針差別不大。

  “校長,我們已經找到視覺信息交互點了,說起來也是運氣。”範曉明笑著說,“要尋找信息交互點太難了,就我們三個實驗站一共八十個科研人員尋找,要把所有的信息交互點找到,還不知道要找到什麼時候,為此,我們通過協調國內有條件的實驗室,增加了一萬個測試點。”

  為了增加這一萬個測試點,可是費了不少功夫。

  一個測試點,需要一名有基礎的科研人員。闂

  這個好解決,研究腦機結合的核心人員不夠,可以找外圍人員,反正研究腦機結合技術的外圍人員數量多。

  再就是測試點的設備。

  其條件必須是能夠提供低頻寬帶電磁波。

  達到這個條件的必須有著同步輻射光源。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吾叫大師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