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哲範曉明 作品

第313章 機甲和人形仿生機器人

  徐正平來了興趣,問道:“說說加強型的參數,超人,我看看有多超。”

  人形彷生機器人分兩大類他是知道的。

  前者主要是用在民用,後者主要用在特殊情況下。

  包奇正見幾人好奇的看著他,他笑了笑說道:“加強型人形彷生機器人最低要求是能夠舉起一噸重的重量。”

  “舉起一噸重的重量,夠強,不過離超人還差的遠。”範曉明笑著說。

  這相對於普通人來說,所舉得重量是普通人的五倍到十倍。

  這樣的強度是比普通人高的太多,但相對於科幻電影中的超人,那差的不要太多。

  徐正平奇怪的看了範曉明一眼,說道:“指的是現實中的超人,不是科幻電影中的超人,舉起一噸還只是最低要求,那你們製造的最強的人形彷生機器人能夠舉起多重的重量。”

  舉起一噸的重量,這在現實中妥妥的就是超人。

  這樣的人如何放在冷兵器時代,這樣的人絕對是超級勐將,能將一個人扔出去百米。

  “是的!我也好奇現在最強的人形彷生機器人有多強。”範曉明微笑的說著。

  之前他的確理解錯了。

  把包奇正說的超人理解成了科幻電影中的超人。

  包奇正想了想說:“現在受到材料和人形彷生機器人大小的限制,理論上最強的人形彷生機器人能夠舉起十五噸的重量,實際製造的人形彷生機器人最強能有將十二噸的重物舉起來。”

  理論是理論,在工程上很難做到的,就如可控核聚變。

  材料方面自不必說,人形彷生機器人的大小嚴重限制了其強度。

  “啥!十二噸,這強的沒邊了。”範曉明興奮的說,“這要是下月球,那就能夠舉起七十多噸的重物了,這不是超人什麼才是超人。”

  蘇哲點點頭說:“十二噸,那很不錯了。”

  “十二噸啊!夠強。”徐正平讚歎說。

  整個過程中,左大軍一臉的不屑,笑著說:“十二噸算啥,我們製造的最強機甲能有將一百噸的重物舉起來。”

  “不會是在月球上吧!”包奇正故作震驚。

  “怎麼可能,我指的是在地球上。”左大軍肯定的說,“就這還是我們製造的小型機甲,要是那些大傢伙,舉個千把噸還不是輕輕鬆鬆。”

  “那麼牛,那讓你們來製造人形彷生機器人,我倒要看看你們能不能夠製造出更叫強大人形彷生機器人。”包奇正笑著說。

  開玩笑,現在他們使用的材料就是最好最強的。

  就人形彷生機器人的大小,在沒有新材料出現之前是不可能造出更加強的人形彷生機器人。

  左大軍尷尬的笑笑,轉移話題說:“我們升級後的裝甲型太空服其功能更加強大,還有就是我們升級後的室內型太空服,由於材料的突破,我們製造出了更加強大室內型太空服,說是室內型太空服,其實完全可以穿著在太空的環境下活動了,其維生系統能夠維持十二個小時,且其輕便型絲毫沒有減低。”

  “是嘛!那登陸火星的時候要好好體驗一下。”徐正平說著,“登陸火星我們需要室內型太空服和裝甲型太空服,還有一個半月的時間,登陸火星人員使用的幾萬件能夠完成生產的吧!”

  這半年,科學技術獲得的爆發式的發展,其新材料同樣迎來的大爆發。

  特別是含有重稀有金屬的新材料。

  左大軍十分肯定的說:“沒問題,完全沒有問題,我們就等著腦機結合技術研製成功了,一旦成功,我們就可以全面總裝了。”

  就現在,相關的製造工廠已經在待命了。

  相關個方案,材料等等,這些都做好了準備,就等著腦機結合技術了。

  至於耽誤登陸火星,正常情況下是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

  這次升級太空服可不只是他所在的科研團隊,還有其他高校和研究所的科研團隊參與。

  毫不誇張的說,這次為了能夠在登陸火星之前完成這些,國內所有高校和研究所都團結了起來,有勁往一起使。

  如果這樣還不能完成的話,那就無話可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