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哲範曉明 作品

第313章 機甲和人形仿生機器人


                 楊偉偉笑著點頭,“知道了表哥!”

  見楊偉偉離開,蘇哲正準備去食堂的時候,範曉明、徐正平、左大軍三人提著飯菜來到了辦公室。

  四人圍著圓桌吃完晚飯,剛坐在沙發上,包奇正也來到了辦公室。

  五人坐在沙發上一邊喝茶一邊聊了起來。

  將近半個月的忙碌,各自負責的事物進展還是非常大的。

  範曉明負責的尋找大腦信息交匯點,到目前位置,可能的區域已經尋找了一半,找到的信息交互點有視覺、聽覺、味覺和嗅覺。

  也就是說,在一萬個測試點投入後找到了味覺和嗅覺信息交匯點。

  雖說只找到了兩個信息交匯點,但再有半個月的時間就能完成所有可能區域的尋找。

  像大腦信息輸出信息交互點這些都會被找到。

  一半來說,相對於大腦信息交互點分成兩種,一種是信息輸入的信息交匯點,一種是信息輸出的信息交匯點。

  前者來說,目前發現的四種信息交匯點,如視覺、聽覺、味覺和嗅覺這些都是輸入型信息交匯點。

  再找到觸覺信息交匯點,輸入型信息交匯點基本是就找齊了。

  簡單說有了這五個輸入型信息交匯點,腦機結合技術足夠了。

  如果要求不高的話,其實有視覺、聽覺和觸覺三個輸入型信息交匯點就夠用了。

  相對於前者輸入型信息交匯點,後者輸出型信息交匯點就要複雜的多。

  其對身體的控制,包括說話、四肢的活動等等,這些輸出型信息交匯點要複雜的多。

  不過話說回來,輸出型信息交匯點再複雜再困難,再有半個月的時間也都能夠完成。

  蘇哲負責的對腦機的研究,其小功率同步輻射光源設備已經成功,其大小隻有以前的電子電池大小。

  且需要的材料也都研究成功。

  其研究的進度之所以這麼的快,歸根究底還是參與的科研團隊多。

  這次對腦機結合技術和腦機的研究,國內眾多的高校和研究所都有參與。

  往往一個細分的小的分支項目,都有著不少於十個科研團隊同時研究。

  雖說這麼做有些浪費資源,但這是最把穩最快捷的。

  就比如腦機的那些新材料,每一種新材料的研究,都有著超過三十個研究團隊在同時做。

  這樣的資源投人,如果還不能這麼快的話,那才是真的出了問題。

  也就是說,腦機相關的材料啥的也都準備好了,就等著腦機結合技術研製完成。

  最後就是左大軍和包奇正。

  其人形彷生機器人和裝甲型太空服、機甲這些升級也都來到了最後階段,等待著腦機結合技術研製完成。

  五人各自介紹了進展後,包奇正說道:“現在我們遇到了一個選擇,在人形彷生機器人上,因為所有功能都是模彷人來做的,但考慮到人形彷生機器人所活動的區域大多情況下都在太空中,用說話來交流就變得不現實,通過其他方式是必然的,可以是現在的電磁波傳播,這種傳播也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背後的網絡,一種是面對面的通過電磁波來傳播。”

  在地球上,人和人用語言來交流是可以做到的。

  人控制著聲帶發出聲音,接著聲音在空氣中傳播,最後被其他人聽到。

  這其中關鍵的是空氣對聲音的傳播。

  簡單來說就是沒有空氣或者其他物質就無法實現聲音的傳播。

  在太空中,空間中只有很少的物質,這時候就很難做的聲音的傳播。

  現在在太空中,不管是人形彷生機器人還是穿著裝甲型太空服的人,相互之間的交流信息都是通過網絡來實現的。

  幾人想了想,徐正平說道:“和現在一樣,採用背後網絡傳遞的方式。”

  “我們沒有必要對其做特殊的設計。”範曉明笑著說,“其特殊功能我們完全可以通過背後的網絡來實現。”

  包奇正見幾人點頭,笑了笑說:“行,那就按照現在的方式來,對了,我們現在設計的人形彷生機器人有著多種型號,主要分成兩大類,一類是普通型的,一種是加強型的,對比的話,前者是普通人,後者是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