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654 新時代的開啟3


                 在剝離了稅賦、徭役之後,洪濤還覺得戶部的職責過多,於是又成立了農業部,把這個很需要專業技能的工作從戶部、工部之中剝離出來單獨管理。

  眼下農業部最核心的工作就是重新丈量田畝,把大明可耕地數量、分佈、產量搞清楚之後,再以此為基礎進一步安排開墾荒地、種植經濟作物種植規模、規劃水利設施建設等。

  丁未科殿試三甲同進士出身、工部河南清吏司郎中王象晉有幸被皇帝慧眼識珠,成為了農業部首任尚書。

  同樣是連升六級,王象晉的任命卻沒有引發朝堂裡的波瀾。除了他確實精於農事,在河南政績斐然之外,還因為有個好哥哥,前任兵部尚書王象乾。

  好不容易弄了個一門兩尚書的榮譽,王家在山東又是大族,多人入朝為官,誰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多嘴,往死裡得罪人呢。

  連續被砍了兩大刀,戶部的職責終於算是比較單純了,除了戶籍之外只剩下對國庫錢糧的調撥。但是皇帝說了,沒這麼簡單!

  今後的戶部除了把收上來的錢糧入庫記賬,再從中合理調撥之外,還要增加一項前所未聞的新功能,預算!在這項新功能被熟悉之後,大明朝廷卯吃寅糧、拆東牆補西牆的財政窘態將一去不復返了。

  每年11月1日之前戶部就要拿出第二年的國家財政預算,這份預算是指導性的,數字不見得精準,方向性一定得強。

  第二年朝廷要重點向哪個項目投資,大致的規模都要提前規劃出來。在這個基礎之上,各部尚書就可以開始互相掐架了。

  你說你的重要性,他說他的不可或缺性。反正就是一件事,爭取能從整體預算當中為自己的部門咬下來最大的一塊肉。第二年的政績能不能體現,工作完成的夠不夠完美,從爭奪預算份額開始。

  皇帝則會根據戶部的整體預算額度,綜合各部提交的項目重要性,再加上國家的走向,與內閣一起進行最終裁定誰能得到多少。

  各部拿到預算額度了並不是截止,馬上要根據到手的數字拿出一份本部門的單獨預算,把這筆錢怎麼花、花在何處、為什麼要花、花完之後起到什麼作用一一寫清楚,再上呈內閣等待皇帝批准,然後才能真正拿到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