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638 第一產業

  這時候大明的焦化產業已經開展了七八年之久,各方面的技術環節趨於成熟,只需在收集煤焦油的水槽前端再添加一套硫酸過濾容器,硫酸銨就唾手可得了。

  永定河焦化廠已經從兩年前就開始小規模生產硫酸銨,再與硝酸進行復分解反應成功得到了硝酸銨。只是產量很小,專門提供給海軍和陸軍的工兵配製銨油炸藥。

  但硝酸銨太容易吸潮造成性能不穩定,很不容易保存運輸,不適合做為農肥大範圍使用。只有把它繼續和碳酸鈣進行反應,生成一種新的化合物硝酸銨鈣,才能開始大規模生產推廣。

  其實這個反應並不難,設備也不復雜,靠目前的工匠水平應該可以獨立完成。但洪濤不太放心,還是要拿著圖紙甩開破嘴,先從原理上講解一番,再做個小型試驗。

  為啥不說去焦化廠,而是說去鍊鐵廠呢?這就是對王承恩的考驗了。如果他有私心,暗中通知了鍊鐵廠的相關人員,那明天就會露餡。到不是洪濤不相信他,而是誰都不相信,有機會就要暗中測試一番才安心。

  自打永定河鹼廠落成,算起來已經有四年多沒來過這邊了,站在盧溝橋上恍如又回到了後世。橋北是忙忙碌碌的盧溝渡,船隻貨物車馬熙熙攘攘摩肩接踵。

  向南看,巨大的水車排成行,兩岸寸草不生,圍牆高聳,白煙、黃煙、灰煙、黑煙被秋風攪成一團,猶如二師兄駕到。再聳聳鼻子,各種刺激性氣味撲面而來,已經分不出到底是什麼味道了。

  “萬歲爺,奴婢怎麼看著這裡比天津州的海河還不如呢?”

  皇帝幾年沒來過,王承恩就跟著也幾年沒來過,看到眼前的景色滿眼全是想不通。海河兩岸的工廠可比這裡多多了,河水同樣被汙染,但也沒這麼慘。

  “一個焦化廠,一個鹼廠,哪裡有它們哪裡就會變成這樣。幫朕記下來,要趁早在灤州建新廠,把大部分生產任務挪過去。”

  為什麼呢?洪濤指了指遠處冒著黃煙的煙囪和被灰色煙霧籠罩的廠區說出了答案,同時也給出了處理意見,遷址!

  “奴婢記下了……萬歲爺,為何不統統遷走,還要留著它們?”

  王承恩已經不用在腰帶上掛著銅製小墨盒了,而是換成了金光閃閃的鋼筆。使用時候唰的抽出,用舌頭尖舔一舔筆尖,拿起來就能寫,非常適合他這種隨時隨地需要記錄重要信息的工作。

  只是寫著寫著就發現了問題,皇帝說要把大部分生產任務挪過去,這就意味著鹼廠和焦炭廠還要待在這裡,並且不停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