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濤萬曆皇帝 作品

655 大刀闊斧


                 別問啊,皇帝又玩了一招指東打西。繞來繞去,把對陸軍調動指揮權也給抓在了手中。以前的11位總參軍機還能保持相對勢均力敵,皇帝也無法在陸軍對內作戰的問題上一言九鼎。

  如果再加上三位,總參軍機變成了14位,其中多一半就全是保皇派官員,權力被肉眼可見的稀釋了。太狡猾也太陰損了,真是天天上一當,噹噹不一樣!

  只可惜朝臣們全都低估了景陽皇帝的野心,這位足足憋了三十多年才大權在握,怎麼可能只動了動六部就滿足呢。

  接下來沒幾天,在新內閣的第一次御前會議上皇帝再次舉起了大砍刀,狠狠的砍在了兵部和五軍都督府頭上。

  首先是海軍總督、海運總督袁可立被免去了兵權,還沒等某些人琢磨著皇帝是不是要過河拆橋,怕擁兵自重,袁可立又被授予了總參謀長和總參軍機的頭銜。

  總參謀部自打成立以來,僅做為總參軍機的服務機構和皇帝的軍事秘書處,沒什麼實權,也沒任命任何具體職務,只有一群年輕參謀整天忙忙碌碌神神秘秘不知在搞些什麼。

  但袁可立被任命為總參謀長之後,皇帝馬上就授予了實權。從今往後兵部和五軍都督府的所有決策全要由總參謀部先過目,總參謀長簽字用印才可執行。

  這時候那群年輕的參謀就不再遮遮掩掩了,他們每幾個人為一組,拿著現成的案卷分別到兵部和五軍都督府對接具體工作。

  合算之前的幾年時間人家全沒閒著,把兵部和五軍都督府裡絕大部分工作都摸清了,現在想玩花招拖延都沒機會了。

  對於兵部這種純文職機構倒還好說,五軍都督府下面還掌管著幾十萬邊軍和衛所軍呢,一時半會能交接清楚嗎?

  答案是難度不大,自打京城保衛戰之後,前後兩軍都督府隨著京營一起被裁撤了,剩下的左右中軍都督府現在把邊軍的花名冊一交,其餘工作絲毫沒變。

  至於說衛所軍嘛,皇帝一道聖旨,先劃撥了左右中軍都督府所轄的十萬衛所軍給了建設部,除掉軍籍,成了專門的工程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