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當宋 作品

第二百二十六章王莽的前車之鑑

  有些東西被變得面目全非,若孔子在世說不定會被那些所謂的腐朽思想給氣的活蹦亂跳。

  既然明知大宋已經沒有任何改革的可能,那為何還要去堅持?無論葉安還是秦慕慕都是和受到過後世實用主義影響的人,在他們看來已經註定失敗的事沒有必要去嘗試,即便秦慕慕都知道改革在大宋推行不下去,尤其在親眼看到大宋的現狀後便更加篤定了。

  秦慕慕不是學的歷史,許多東西對於她來說要比葉安新奇的多,可就是這份新奇讓她逐漸發現大宋的本質,本質是什麼?封建社會,利益階級早已固化!

  寒門出貴子?大宋有多少真正意義上的寒門貴子?飯都吃不飽的人你讓他如何學習之乎者也的大道理?

  至於一般人家也大多讀不起書的,書本很貴,筆墨紙硯每一樣都很貴,雖然普惠商號的工廠也能大規模製造廉價的筆墨紙硯,可惜這一行為觸犯了很多官員的利益,並且因差價太多,也會道指和傳統的手工藝者大量失業。

  各行各業的助力相當大,普惠商號真正賺錢的大頭不在大宋,而是在西面,這也是為何葉安一定要拿下玉門關的原因,那裡是河西走廊的門戶,也是絲綢之路的。

  陸上交通永遠都比海上交通要安全,因為海上充滿了太多太多的未知。

  大宋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而這個時代的朝廷並沒有一種財富再分配的機制,有錢人只會越來越有錢,窮人只會越來越窮,連一個公平受教育的就會都沒有,這個時代還有什麼上升通道可言?

  而窮人和尋常百姓則是佔據這個時代的多數,矛盾爆發只是時間的問題,而無論范仲淹與王安石都沒有在他們的改革涉及這個層面。

  所以葉安才會徹底失去信心和希望,而王莽那個短命的改革者,那個要將全國土地公有制並且進行均分的人步子太大,最終讓自己之前的努力全部化為泡影。

  有這麼一位前車之鑑,葉安自然更為小心謹慎……

  .

  我欲乘風歸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